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40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行业分析报告:[52]汽车轮毂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汽车轮毂行业定义与分类(一)汽车轮毂行业定义汽车轮毂又称轮盘,是轮毂上安装轮胎的零件,分为钢质轮毂和铝合金轮毂两种,前者用于载重汽车和普通轿车,后者一般用于高、中级轿车。汽车轮毂行业隶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统计4级码为C3725)。(二)汽车轮毂行业主要产品分类图表1:汽车轮毂产品分类二、汽车轮毂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动向2013年,大量汽车行业法规、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还有部分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行业标准及法规即将正式颁布实施。图表1: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动向(二)汽车轮毂行业发展规划1、《“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2012年4月2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根据《发展意见》,“十二五”时期,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800万-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0%。图表1: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发展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汽车行业的重点任务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加快零部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2、《“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和电机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成本;加强电制动等电动功能部件的研发,提高车身结构和材料轻量化技术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图表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测试平台、试验验证和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产品开发和专利数据库,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加速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产品产业化,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力度,扩大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范围和规模。推进充电网络体系和设施建设,探索新型商业化运行模式。3、《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3月27日,科技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公共平台等29个技术创新方向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预期申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专利达3000项以上。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产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系统,新增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平台25个以上,组建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在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为实现电动汽车规模产业化、尤其是纯电驱动汽车销量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的重要门槛提供科技支撑,引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使我国跻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国家行列。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图表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三、汽车轮毂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汽车轮毂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性。201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了668.0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2.58%,从2007年到2012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4.66%。2012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利润达到了89.18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2.26%,从2007年到2012年,销售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84%。具体内容及最新数据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四、中国汽车轮毂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综合来看,汽车轮毂制造企业上游供应商实力都很强,汽车轮毂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图表1:汽车轮毂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二)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从购买者议价能力来看,汽车轮毂行业对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小。图表1:汽车轮毂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从替代品威胁的角度来看,汽车轮毂行业替代品数量较小,产品差异化较大,转换成本较高,而购买者较稳定,所以替代品威胁较小。(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通过以下分析可知,汽车轮毂行业吸引力一般,而进入壁垒较高,行业转换成本同样较高,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图表1:汽车轮毂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