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48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治疗经期便血的中药疗方

中医认为胃肠郁热引起的经期便血,血量较多,血色深红。由于血失于后阴,从而导致经量的减少,经色紫红,质粘稠。会出现面颊潮红、口干咽燥、便干溲黄,以及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的症状;脾胃受损引起的经期便血,量多色淡。同时月经量多,色淡质稀,并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寐差,纳少便溏,面色无华,以及舌淡质嫩,脉细无力等症状,中医调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疗方,那么经期便血有哪些中药疗方呢?
步骤/方法
1

中药方一:可选用槐花散方加减(槐花、侧柏炭、炒荆芥、黄连、丹皮、甘草)。方中针对胃肠郁热的主因,以槐花为主药清热凉血,合黄连清胃肠之热,二药相伍共奏正本清源之功。再以丹皮、侧柏炭凉血止血,炒荆芥疏风清热,三药相合可加强止血之力。如果便血量多,咽干口渴者,再加白茅根,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生津。

2

中药方二:取生黄芪、生薏苡仁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50克。先以水煮生黄芪,去渣,次入生薏苡仁、赤小豆,煮半小时,再入鸡内金末及糯米,煮成粥。分2次服之,食后嚼金橘饼1个。每日1剂

注意事项
1

在月经来潮前或者经期中,就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是月经过后便血也逐渐停止,每月如此,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就称为经行便血就不属于经期便血。

2

如果有痔疮或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经期出现便血症状,不属于经期便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