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90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41

最近流感严重四个月宝宝如何预防

流行性感冒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方法/步骤
1

发病原因: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孝喝,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2

发病机制:流感病毒一旦进入和定植于呼吸道上皮,经胞饮作用,黏附和穿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持续4~6h,新的病毒颗粒从细胞膜上芽生,借神经氨酸酶的作用而释放,再感染邻近的上皮细胞,短期内致大量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染。受染细胞发生坏死、脱落及局部炎症反应,同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如发热、身痛和白细胞减少等。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征为肺内广泛出血,肺脏呈暗红色伴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气管、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灶性出血,水肿和轻度炎细胞浸润,肺泡中纤维蛋白原渗出,内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3

特征:潜伏期1~3天,可短至6h,长至4天。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流感: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流感病毒性肺炎 :直接表现为肺炎型,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容易发生于有潜在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膜狭窄患者)、孕妇或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的人群,但也有多达一半的病例报道尚未确认有潜在疾病;中毒型和胃肠型: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成人常有谵妄,儿童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可轻度增加。

4

一般治疗  糟选截: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5

对症治疗  :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因为该药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6

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抗流感病毒是通过与M2蛋白相互作用而阻碍其功能,导致通道活性改变,抑制病毒复制;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7

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棍季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