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62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避开这些危险误区,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听张大姐教你如何——避过这些危险误区,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青少儿心理健康讲座系列之三: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方法/步骤

在上一期的文章当中,我们讨论了过度管理是如何形成的,张大姐也提到过度管理会加剧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今天,咱们接着上期的话题,聊一聊过度管理对孩子青春期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提到青春期三个字,很多初高中孩子的家长估计都会一声长叹——“唉,孩子怎么变得那么难管。”在我接触的案例当中,初中和高中阶段孩子的厌学、逃学以及情绪问题,都要比小学阶段的孩子要多。并且这些问题一旦爆发,无论是家长还是咨询师,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这当中,有个印象深刻的案例,案例当中的男孩,16岁,上初三。这个孩子,基本上把青春期阶段所有的行为问题都占全了——打架、逃学、泡网吧,还离家出走。老师觉得这孩子没救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不做犯法的事儿就行了”。随着咨询的深入,我也发现,孩子的家长,基本上也把家庭教育当中的雷区碰得差不多了——爸爸专制、妈妈溺爱;物质富足,但缺乏情感沟通……。  孩子目前还在小学阶段的家长可能会觉得青春期还远,不关您的事,其实,正是您现在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决定了孩子在青春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青春期的一些危险误区,以便家长朋友们可以自行规避。  误区1:过度管理  反复被张大姐强调的过度管理必然是Bug之一。青春期孩子最主要的内心矛盾就是“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像成年人一样思考、行动,十分渴望独立;但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缺乏、经济无法独立,又不得不依赖于家长。所以,您会发现,青春期之前,孩子对于您的管教和命令或许还可以听从,但进入青春期之后,就变成了叛逆。  有一次,张大姐去亲戚家吃饭,饭桌上十来岁的表妹在听到妈妈跟她说“你多吃点儿鱼,少喝饮料”的时候,立马反驳“你咋不让我姐吃鱼?!你咋不管我姐呢?!”孩子大概在十岁左右就会有叛逆的表现,他们会格外在意家长是不是又在“管我”、“要求我”。  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避免过度管理的误区,就像上期内容中提到的那样,在安全范围内放手,满足孩子这一时期的“独立性”。  误区2:忽略孩子的情绪  文章开头案例当中孩子的爸爸,就是一个典型。在和男孩父母的沟通当中,张大姐发现,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孩子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一家人也从来没有坐下来好好聊过天。孩子一旦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就是一顿打——大错大打,小错小打。妈妈永远是妥协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妈妈说都是爸爸打孩子,孩子现在记仇了;爸爸说孩子这样都是妈妈给惯坏的。通常我在建议家长和孩子做沟通时,父母们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们问他了,他啥也不说啊!”  并不是孩子不说,而是家长通常都是就事论事,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绪。举个例子,家长知道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成绩单之后,就开始发火:“怎么搞的?!你怎么考这么点儿分数?平时上学都学的啥?”有些家长虽没有发火,但是绷着脸,也是一脸“你考这么差,想怎么办吧”的表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孩子,这个时候,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的情绪一直被忽略、内在需求一直被拒绝、内心想法一直被取笑,就无法和家长进行沟通。所以,当您看到这份不满意的成绩单时,请先问一问孩子:“孩子,没有考好,心里肯定很难受吧?妈妈知道你是特别想考好的……”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才能和父母做有效的沟通,不会跟父母“越走越远”。  误区3:以硬碰硬  家长们(尤其是爸爸们)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往往态度会比较强硬。但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有这样的觉悟——孩子觉得他自己是个大人了,要以成人的方式对待!一旦您在面对孩子时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一切问题就变得相对简单了。无论打骂还是训斥,家长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孩子是必须乖乖听话的被领导者。而作为一个成年人,是不允许自己被这样对待的——这时候,孩子就要挑战权威。然后,孩子就会以你对待他的方式来对付你了。硬碰硬的方式,只会加剧孩子的叛逆程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