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3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我对朋友的占有欲比较强

杨老师:您好!我现在是一个大一的学生,我想我的占有欲比较强,我想在我的朋友心中排第一,我想成为重要的一个,所以我在与她们相处时,我如果觉得我不是重要的一个,我心情会变的很低落,在那以后我会不想和她们交流,我的人际关系也慢慢的变坏,在我心情变好以后我想和她们交流和她们关系变融洽时又晚了。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我想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总是乱想和我交流的人,或我的朋友是不是认为我很烦,我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不喜欢我等。我想请您帮我解决一下,我想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把关系变好?——蓝天蓝天同学:您好!从您的情况来看,您在很大可能上是一个比较没有安全感的人。比如,您总是希望在朋友心目中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同时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也总是忍不住考验或试探他们是不是对您的情感出于真心。这就说明您对朋友总是不够信任,也很害怕自己的付出无法得到回报,这使得有时会让朋友觉得您是一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人,为人处事有时候也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人际关系也慢慢的变坏,在我心情变好以后我想和她们交流和她们关系变融洽时又晚了”的情况。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在出入大学的同学身上是比较多见的,当然也是由于过去在中小学阶段过分注重文化课程知识学习而缺乏人际交往知识和实践有关。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阶段的朋友是以思想、志向、爱好的相投而结成的朋友,这种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相互促进以及锻炼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朋友。这就是说这时的朋友并不是专一的、毫无保留的无话不谈的朋友,而是广泛交往而有所保留的朋友。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就需要随着不同性格、环境以及所属团体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朋友和交往范围来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自己的才干和丰富社会、生活经验,这种更新当然要围绕着思想、志向、爱好的需要为中心来展开。所以在大学我们所交往的朋友应该是围绕思想、志向和爱好相似,为人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一大群朋友,交这样的朋友往往相处非常融洽,才能在学习和做人之上彼此促进相得益彰。其次,我们知道,朋友的“朋”是由平起平坐的两个“月”字组成,同时这两个“月”字之间又有一定的间隙。这一方面是说思想、志向和爱好相似的朋友之间是平起平坐的,也是很难区分谁排第一谁排第二的;另一方面是说朋友之间是有各自独立的空间的,无论多么亲密的朋友(包括恋人、爱人)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缺乏了这样的空间,一方面朋友就会变成“用友”(无思想,无主见、被动),那么这样的朋友就会变成任我摆布的玩偶,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心生厌烦将其抛弃;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丧失自我或缺乏相互之间的探究而制造种种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所以希望朋友将自己作为唯一,并且彼此之间并没有秘密,显而易见是要不得的!第三,结交朋友有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的过程,特别是结交知心朋友需要更长的时间。您刚上大学一个学期就急于让自己“朋友心中排第一”,其实是忘记了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的这个过程,这样建立起来的感情一方面不牢固,另一方面会引起您心里失衡与同学背立。所以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一般朋友→知心朋友”这样一个程序。第四,朋友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也就是说要结交多种类型的朋友,以满足各方面之所需。比如:能直陈自己的过错失误,开展批评的诤友;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使自己少走弯路的导师;能够在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的异性朋友;能相助于危机、困难之时的患难之友;能与自己一同从事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的娱乐型朋友等。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五,俗话说“水至清泽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说在生活中既不能对别人要求过高,也不能以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来计算效果。否则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而结交不到朋友。第六,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家也常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反映到人际交往之上就是:如果您想要得到友谊,那么您就必须首先对他人付出真诚、友爱和关心。对于真诚、友爱和关心来说,您付出的越多,当然您所得到的也就越多。比如,您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人一个灿烂的微笑,那么他人也会回报您一张灿烂的笑脸。这个微笑无论是对于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都有同样的效果。同样,您以礼貌的话语问候师长、同学、朋友,师长、同学、朋友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回报与您。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用以展现您真诚、友爱和关心的形式,只要您付出,最后都会以真诚、友爱和关心的不同的方式会到您身上。第七,许多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喜欢与别人争辩一些事情,不过我要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有不少事情是正确或错误千丝万缕交错在一起的;对于人的个体来讲也是一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必然要和他们打交道,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能什么都按自己的意愿来做,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和适应他人,更多的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对别人多一点宽容。第八,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千差万别,对事物的认识和观察也各不相同,当然处理起事情来也就各有千秋。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以积极的心态乐观地接受他人心理和行为表现,对朋友应该心存理解、体谅、宽容和豁达。我们常说“凡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人,就一定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现实生活中,如果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再接物待人上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缺乏敬畏和谦和之心,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在处理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那么我只能遗憾的说,像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此建议您,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用别人的眼睛来看,用别人的耳朵来听,用别人的心来体会他的世界,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并试着去了解对方的感受﹑感觉或情绪以及行为表现,如此才能有效地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第九,每个人都是敏感的,都希望他人看重自己。您“想在我的朋友心中排第一,我想成为重要的一个”这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在您的心目中您的朋友是不是排第一,是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一定在您的身上。在人际关系中,适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即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我们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相互间用冷漠和敌意对待对方,只会进一步把对方“推”到自己的对立地位之上,而如果尝试以德报怨,以温和与友好来对待对方的“排斥”, “排斥”您的人就会逐渐感受到您的善意,坚冰就会逐渐融化,您们之间也就更容易建立一种遇到问题“对事不对人”的健康人际关系。第十,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就是说知心朋友时刻与不可求的,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也不必一下子把心都彻底掏给别人,要充分认识到人都不是完美的,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际关系也必将逐步改善。最后请您记住:您想要别人怎么对您,您就怎么对别人——不论您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予别人。如果您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如果您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如果您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要真心真意的这样做——不是因为您寻求个人的获得,而是因为您真的要别人获得——于是您所给出去的一切,都会来到您身上。以上仅是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希望借鉴参考以及提出批评意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