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3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肚腹三里'留--能通治肚腹疾病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三里的治疗作用非常广泛,传统的针灸书中有'肚腹三里'留之说,可见几乎能通治肚腹疾病。'针灸大成'云:'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廦,四肢满,膝月行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工具/原料
1

艾条、艾柱、艾灸盒

2

盐、姜、蒜

方法/步骤
1

足三里是针灸学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其位置《针灸学》载在犊鼻下三寸,《针灸大成》《针灸聚英》等载在膝下三寸。因犊鼻穴位置正当膝下。所以是一致的。    足阳明胃脉所合为土。    足三里的治疗作用非常广泛,传统的针灸书中有'肚腹三里'留之说,可见几乎能通治肚腹疾病。'针灸大成'云:'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廦,四肢满,膝月行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位置: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归纳足三里的作用主要为以下几点。

2

1. 补中益气    足三里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病人中气不足者可取之,《针灸学》上载本穴有强壮的作用,为保健的要穴。诚不虚言。身体比较弱,经过一段时间用足三里的调节,达到了正常的范围。感觉气力增强,食欲增加。强壮效果明显。

3

2. 止痛作用    足三里的止痛作用非常强,主用于腹部疼痛,我体会,凡是腹部疼痛,病因为气滞,血瘀,寒盛,食滞中阻,气虚,血虚,脾虚,胃虚等等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针上三四分钟皆能止痛。惟有病因为火热者不宜。但是也可以配合清热穴而用之。

4

3. 止泄作用    足三里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止泻,对于脾胃虚弱型腹泻,虚寒性腹泻,食积性腹泻等等,皆有良效。若治痢疾或湿热性腹泻,须加配穴,同样有良效。

5

4. 健脾和胃的作用    各种胃病属于脾胃虚弱型,或脾胃虚寒型,皆可针之,有良效也,惟胃阴虚型不太适合。

6

5. 增加食欲的作用    足三里有增食欲的作用,能明显增加人的饭量,尤适于小儿食欲不佳者。余小外孙女食甚少,余针三里内关而饭量增。

7

6. 安神作用    足三里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属于心脾两虚性失眠,针之有良效。我有一朋友之妻,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针足三里加内关神门,数次痊愈。

8

7. 祛风湿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阳明胃经能利湿。治疗各种风湿证,可作为配穴。健脾强胃,以利湿气,所谓治病求本也。

9

8. 痿痹之证    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明经旺又善能滋生气血,气血健旺,经络充盈,其痿自起。足三里所入为合,内合于脾胃脏腑,外联络于经脉,诚治痿之要穴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