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5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8

如何去除血清中的血红素

血清的分离方法及如何避免溶血摘 要:在开展血清学实验时,血清的质量非常重要,如果发生溶血现象,血红素污染血清,分离的血清呈现红色,则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因此分离高质量的血清是开展ELISA等血清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面介绍实验室中血清的常规分离方法和避免溶血的注意事项。
工具/原料
1

溶血

2

血清

3

血红素

方法/步骤
1

通常在开展血清学实验时,血清的质量非常重要,对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影响,如果发生溶血现象,血红素污染血清,而分离的血清呈现红色,并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因此分离高质量的血清是开展ELISA等血清学实验的重要保障。

2

常规血清分离方法:1、采集血液后,于37°C的温箱放置1时。2、4°C放置过夜。3、第2天取出后,于4°C条件下,4000rpm离心30分钟。

3

在分离血清的时候常会出现溶血现象,从而导致血清呈红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注意以下事项:1、采血后,于室温放置4-5小时就可以离心分离血清,4°C过夜容易出现溶血。2、4000rpm离心3-5min即可,不用30min。3、采血时消毒部位要擦干,酒精易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溶血。4、采血时不能快速或用力抽拉针筒。5、不要放37°C的培养箱中,应放置37°C的水浴中1小时;6、鼠源血标本的红细胞脆性大于人源红细胞,因此应降低离心转速,1000-1500rpm离心10-15min为宜。7、在小鼠摘眼球采血时,应让备注自由滴落,而不要贴着管口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