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6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警惕“孩子的标签”

我把给孩子贴的标签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促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积极上进的标签,例如:这个孩子很爱读书、这个孩子很有礼貌、这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类标签可以说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另一类就是我们家长、老师应该警惕的标签,例如:这个孩子自控力差、这个孩子很粗心,这是个(去声)好玩的孩子等等。这类标签一旦被孩子也认可,对孩子的负性影响将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据我了解,有相当多的天赋极好的孩子就是受到这些负性标签的牵绊,而变得碌碌无为,令人扼腕叹息。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男孩的故事:      故事一:这个男孩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课堂上极其活跃,回答问题有点过于积极,有的老师很喜欢,有的老师却不能接受:认为这孩子无识无知,扰乱课堂。其中最不能接受这孩子行为的是某数学老师,用老师的话说: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回答,不让他回答,他就抢在其他同学回答前说出答案。这确实打乱了老师的课堂预设。在数学老师为此事第二次给路妈打电话告状时,妈妈生气了:儿子什么小就敢对自己的叮嘱当做耳旁风,这还了得。暴怒之下,妈妈就用跳绳对儿子动了粗,这是妈妈这辈子做的最懊悔的事。此事过去十几天后,妈妈却接到了儿子班主任吴老师的电话。吴老师是一位特别懂教育、爱孩子的好老师。吴老师开门见山“近期你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呀?”妈妈诧异的回答。“有一周多了,你儿子一上课就把小手放到背后,不举手也不回答问题,为什么呢?”“啊”随即妈妈明白了:儿子氏因为回答问题挨了打而不再回答问题。于是,路妈妈就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了吴老师听。吴老师了解了原因之后,严厉的批评了妈妈,并共同协商如何做好孩子的工作。因了吴老师的电话,爸妈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儿子重新在课堂上变得生龙活虎。      故事二:这个孩子上小学时爸妈是做班车上班的。为了赶班车,爸妈早上6点10分就要开早饭。而他7点40之后出门上学就行,7点20分起床时间还很宽裕。爸妈特别疼爱儿子,就和爱子商量,早上让他睡到7点20分,和奶奶一块吃早饭。架不住爸妈的轮番劝说,儿子答应了。可令爸妈没想到的是,早上一到6点,这个孩子就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漱,和爸妈一块吃早饭。吃完早饭,一起和爸妈出门,10分钟的路程可以说是洒满了欢歌笑语,一家三口幸福的身影羡煞了不知多少人。整个小学阶段每天都是,直到爸妈上了班车,这个男孩才蹦蹦跳跳的走向自己的学校。更令路爸路妈感动的是,不论是寒假还是暑假,每逢新学期开始的前一天晚上,这个孩子不用父母提醒,八点前就主动上床睡觉。这个真相的发现是在路爸路妈某个暑假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这天晚上,教师楼下很多孩子在欢快的玩耍,这个男孩也在其中。但这个孩子在出去玩之前这就叮嘱妈妈,八点时一定提醒他回家睡觉。妈妈很诧异,因为孩子还有三天才开学,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就睡觉?就见这个孩子一本正经的回答:明天,你和爸爸就开学了,我要早起呀。这个孩子为了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他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故事三:我做过调查,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上网、玩游戏,这个孩子也不例外。一个暑假里的一天,这个孩子和本小区的一群孩子一起出去玩,当这个孩子得知大家这是要去网吧上网时,就发话了:咱们家里都有电脑,都能玩游戏,去网吧没意思。咱不去网吧,去体育城玩吧。当天孩子们在体育城玩得很开心。这个孩子不但是孩子王,每每被人提起,熟识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就是上面这个男孩现在看来是特别的优秀卓越,可他的整个初中阶段经常是站门口听讲、呆屋角写检查、拖地过午休、工作日在家自学的,父母也曾多次被传唤到学校进行再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这个孩子都被老师多次评价为“自控力差”。听的次数多了,这个孩子也有点相信,自己是不是真的“自控力差”?但值得庆幸的是:每当这个时候,爸妈总能及时阻止“自控力差”这个标签贴到孩子的身上。      是的,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有很多孩子的负性标签就是被老师无意贴上的。但可幸的是,只要父母不配合、不答应就没有人能给孩子贴上这些妨碍孩子茁壮成长的负性标签,这是真的。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也是孩子和学校老师良好关系的粘合剂.但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美好人生,绝不能无原则的迎合老师,认同老师对孩子的负性评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