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印度贫富差距跟种姓制度有关吗?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历史悠久,文明久远,在遥远的时空中,我们发现印度的历史大抵离不开神话和宗教,也因此产生了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瓦尔纳种姓制度。
方法/步骤
1

随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创造社会制度,当然婆罗门教是最终的始作俑者,为了使这种等级制度得到合法化,他们借助神话和宗教的力量,使得瓦尔纳种姓制度正式成立,这也表明了印度的历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吠陀时代。

2

到底什么是瓦尔纳种姓制度呢?印度人的社会地位是有等级制度的,高种姓看不起低种姓,彼此之间也不能通婚。

3

瓦尔纳种姓制度分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婆罗门,一般掌位祭司,担任负责宗教祭祀的神职人员。刹帝利通畅是王室贵族和武士。吠舍一般为商人,农民,手工业者。而最低的则是贱民首陀罗。

4

这种种姓制度的形成以婆罗门的教义为依据,而这些教义就来自《吠陀经》,《吠陀经》中记载印度四个种姓是由原神身体上所派生的。而在《吠陀经》中的《梨俱吠陀》中的一篇《原人讼》就有说明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趾头。

5

由此可判断出原神身体所派生出的种姓部位就已经奠定了印度人种姓制度的高低贵贱,相互不平等,并且是根深蒂固。由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影响,瓦尔纳种姓等级制度成为影响印度社会文化的决定性力量。在很大的程度上,这种制度也影响了印度的政体和国体。

6

印度各个种姓还是世袭的,不但职业世袭,社会地位世袭,且为了种姓的纯洁性,各个种姓之间是不能通婚的。

7

在印度旅行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职业情况就可判断出他是如何种姓。在古老的历史长河里,刹帝利是王室贵族的地位代表,但在如今的印度,刹帝利也成为了一种高等职业的代表,或许说正是刹帝利这种高等种姓决定了你所能的从事职业,一般情况下像律师,医生等高等职业只有刹帝利种姓才能担任。

8

更可悲的是种姓为首陀罗的孩子从出生就注定了贱民身份,也上学都是没有资格的。在印度儿童8到12岁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入门”,“入门”即是上学,也只有“入门”才能学习吠陀经典,这对印度而言“入门”等于是孩子的第二次重生。但是首陀罗种姓是不能学习吠陀经典的,因此这也注定了首陀罗无缘“入门”。

9

在过去的印度,如果低种姓想要改变种姓等级,只有安分守己,遵纪守法才有可能在将来升高自己的种姓级别,否则在来生的时候就会降低自己的种姓等级,这里的“法”也就是“达摩”,吠陀时代的《摩奴法典》是当时人们必须遵守的法则,同时也是执掌大权的婆罗门僧侣所教育的出处。

10

但这则法典有些规定在今天看来极为不公平,低种姓在高种姓面前完全失去一个人所该拥有的尊严和地位。首先,婆罗门地位最高,主宰人世间所有事物,首陀罗地位最低,对一切都是无条件服从。

11

还不能有自己的财产,也不许对其他高等种姓的人有不敬的举动,一旦发生不敬行为,该惩罚是相当残酷。比如一个低种姓的人身体部位触犯了一个高种姓的人,那么这个低种姓的人的触犯身体部位将被砍断。

12

不平等规定几乎失去人性,就连首陀罗被高种姓的人杀死了,高种姓只要拿牲畜进行赔偿就可以了。

13

但低种姓的人真的就比高种姓贫穷吗?当然不!吠舍在首陀罗面前虽然是高种姓,但他在婆罗门和刹帝利面前就属于低种姓了。

14

吠舍种姓的人一般为商人,农民,手工业者,抛开农民和手工业者,就商人而言,吠舍种姓就有大把有钱人所在。

15

不过除了种姓制度的残酷,印度人对男女偏见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梨俱吠陀》中就讲到了许多这方面的观念,其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没有妻子和儿子的家庭是残缺的。但这里的妻子并不说明女子地位有多高,重点是在儿子的身上。作为一个神的国度,印度祭祀是常有的,也成为印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印度教规定祖祭必须由儿子献祭。在印度没有儿子的男人是有罪的。这也侧面反映了女性的卑微地位,读印度神话历史的时候,发现在古老印度对女性是有一条特别极端的规定——如果家中丈夫死了,那么妻子要在火化丈夫的时候跳进火坑里活活被烧死。并且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才结束。而这个极端习俗则来源于湿婆的妻子帕尔瓦蒂(她有很多名字,每个名字带着不同身份),帕尔瓦蒂是很爱湿婆的,据说她发现有人玷污湿婆声誉的时候,毅然投身于祭坛的烈火中自焚身死。因此就由她开始,印度产生了寡女自焚殉葬的习俗。当时她是以萨蒂的名字出现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