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90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名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提升中国的文化竞争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久的历史战略意义。
工具/原料

国家政策支持

方法/步骤
1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一是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的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四是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2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做大做强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和基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二是要繁荣文化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三是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

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这就要求做到:一是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二是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新闻信息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扩大有效覆盖;三是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这就要求:一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支持海外同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开创中华文化新风貌新气象。

5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