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98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孩子脆弱敏感怎么办?

最近有三位妈妈来咨询孩子敏感脆弱的事情,妈妈们有一些做法还不错,但有的没有抓住重点,有的具体的做法还需要细化。脆弱敏感的问题,现在很普遍,今天,我专门讨论此事。一、孩子这么敏感怎么办?一位孩子上一年级,和父母做游戏,怕输,输了之后很不高兴;写作业,有些追求完美,字写得很慢,一个字写得稍有不好,非要擦掉重写;做数学怕出错,有时简单的口算都要问一下妈妈是否对才写。所以,作业经常写得很慢,经常拖到十点多。而且,因为怕错,有畏难情绪,对写作业很不喜欢。对批评不能接受,被妈妈批评之后,有些仇视妈妈。孩子这样写作业,妈妈自然会着急上火,这更让孩子有挫折感,写作业逐渐变成了一种充满挫折的事情。妈妈认为这不自信的表现,她疑惑:为什么我们对孩子一直宽松,有充分的爱,给孩子自由,没有打压,孩子却不自信呢?我认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与自信关系不大。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孩子要强,自尊心过强,所以对于输、做不好、出错,批评都不能接受(同样是写作业磨蹭的现象,其内在原因却大不相同,需要具体分析啊)。其实,这在孩子两三岁时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自然比较要强,输了、被批评都不高兴,我看一笑心晴的笑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也是很挫折,我女儿当时也是如此。妈妈说:“爸爸以前都是小心呵护,游戏时不让孩子输”。孩子的自尊、自信,确实是需要维护的。但是只注意维护自尊、自信,过多给孩子人造的成功体验,让孩子在人造的成功中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到了学校,到了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到真实的评价,妈妈被逼无奈也不能听之由之,孩子就对这种不完美的感觉很不适应了。所以,一点儿不如意的事情就敏感,又放大了挫折体验,自然变得脆弱了。参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到底对不对?——自信的培养。自尊、自信确实也是需要维护和培养的,但是还需要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孩子脆弱的性格。我女儿三四岁时做游戏也是输了很不高兴,被批评也很难过,事情没做好很着急.......我既反对过多的呵护,也反对有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我建议:利用自然出现的挫折,或者利用游戏的方法,去改变孩子体验挫折没什么,很正常(行为疗法),改变对挫折的认知(认知疗法),建立起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就可以了。我以前专门写了一篇博文: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 ,其中的方法很详细。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地考虑。比如我提到了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输了没什么。妈妈说:“那是不是我故意让他输呢?让他体验一下。”——这种做法其实还不够。做游戏,孩子自然可能输。不做任何前提工作直接让他体验“输”的感觉,太突兀了,没有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先是妈妈输,然后很放松地、嘻嘻哈哈地说:我输了,输了又怎么样?有什么了不起?没什么啊,输就输呗......这样让孩子逐渐体验到妈妈的这种感觉,可以模仿学习。然后再逐渐可以转换角色,让孩子扮作妈妈,妈妈扮作孩子,“妈妈”输了之后,让孩子也学妈妈那样放松地说。最后,变成孩子真的输,慢慢地他就可能学会对自己说:输了没什么....有了这种习惯性思维,就逐渐不怕输了。有多位家长给我反馈,这种方式很管用,以前怕输的孩子,现在会说:输就输呗,有什么啊!,自然对“输”不敏感,不脆弱了。解决作业的挫折感问题也是类似的方法。做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扮作老师,妈妈扮作孩子,让孩子批评妈妈作业写得不好。妈妈也是很淡定地说:字写得不好,也是正常的,没什么。数学错一两个,没关系......或者孩子扮作老师说:字写得不好,没关系,还刚上一年级,很正常.......。再交换不同的角色,逐渐地,孩子会体验到写得不好,错几个确实没什么,也会形成习惯性思维,也就对作业问题不那么敏感脆弱了。在批评的问题上,我的博文也有专门的论述。生活中自然遇到的挫折,也要注意在事后多和孩子说这正常、没什么,使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性思维,逐渐地,孩子性格就转变了,就不那么脆弱敏感了,因为他知道,这些是正常的,或者没什么.......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变性格方面还是很管用的。二、孩子为什么害怕数学?乐乐,小学一年级。平时成绩不错,不过去年数学期末考试考了良好。妈妈说算是考砸了。所以对数学有些害怕。她看到数学题第一感觉就是自己不会做,做了也是错,所以就很不想去做,害怕去上数学课,更害怕看到数学老师,怕老师说她状态不好。妈妈觉得:小孩的心理很脆弱的,既然做错题就害怕,那就让她做对题就不用害怕了。这位妈妈其实是一个很用心的妈妈,也用了不少帮助孩子的方法。她采取多种实际措施,提高孩子做题能力,使孩子错得少;多鼓励孩子,通过他人之口表扬孩子,以增强信心。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能力信心都得到了提升,数学老师也表扬了她,写数学作业效率提高不少,变得比较喜欢数学了。妈妈的这种方法有效果,也是需要的,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孩子畏难情绪的方法之一。主要是提高孩子的能力,变得“强大”,通过成就感来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心来克服对某一门功课的畏难。我其实也是经常这样做,期末考试之前,我会辅导女儿以提高成绩增强信心;有时女儿要求我帮助她检查作业,以获得更多老师的小印章,我也会帮忙.......但是,这还不够。举个例子,一根细的干树枝自然比小草的叶子要强大,但是小树枝却比小草叶子更容易折断,也就是更脆弱。为什么,因为小树枝不能承受“弯曲”,也就是缺乏对挫折的弹性。而小草有对“挫折”充分的弹性。当然,变得足够强大也是克服脆弱的一个途径。比如铁棍比小草自然更加耐“折”,但是为什么“钢”比“铁”要更抗“折”,因为“钢”多了韧性和弹性,对于“挫折”有更好的忍耐力和弯曲度。所以,变得强大,增强信心对于解决脆弱还不够。为什么孩子会对数学期末考试得“良”有这么大的反应呢?细细分析,可能有来两个原因,一个是孩子很想考好,对于考得不好不能接受。第二,放大了考得不好的影响,把它当成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这样,自然容易很受挫折了。如果我这么想,我也会很受挫折。举个例子,以前我立志要做中国最优秀的心理学家,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一定要),如果达不到就觉得人生是很无趣的。但是因为太遥远,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似乎相差还远,所以,很小的一件事情就会让我联想到目标实现不了,人生就可能无趣了(放大结果)。所以,一件小事就会让我难过,很脆弱。但是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我想着那个目标,继续努力,但是能不能实现顺其自然,我知道即使达不到也会幸福。在这种“允许失败、顺其自然”的认知之下,增加了弹性,允许弯曲,所以我变得坚强淡定,不再为一些失败而焦虑、难过。参考:告诉孩子如何树立目标,兼谈我的心…所谓,柔弱胜刚强。一定要如何如何,把“失败”的结果放大了,是脆弱的两大原因。1、一定要.......孔子的《论语》说到:勿必,我的理解是:不要必须如何如何,不要一定如何如何.......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要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朝着目标、要求坚强前行,一定要达到目标。其实,世事难料,有很多偶然因素,而且我们不是超人,不可能全部达到预想的要求,这其实是个客观规律。如果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好、不出错、表现好、状态好(这是在违背客观规律),一件小事就会让你很受打击,必然会脆弱。解决此问题最好的认知是:努力去做,然后顺其自然。参考期末考试来了,努力+顺其自然。2、这事儿不得了如果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自然难以淡定,容易被打击。本来考试发挥有一些波动是正常的。学得不错,但考试发挥不好得了良,本来是正常的,也没什么,但是家长和孩子过于重视,把这个事情看得过于严重,自然很受打击。采用妈妈的方法,去提高能力、去增强信心固然也是需要的,但是无法避免考试的波动,难以避免有做错的题,如果考得不理想还会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懂得这些事情很正常,没有什么,是走向坚强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个孩子而言,一方面需要鼓励,需要去多练习以提高水平、信心;另一方面,在认知的改变上要下功夫。要知道考试的波动是正常的,不要求一定要考什么成绩,只是去努力,对结果顺其自然;另外,考试结果即使得了良也没什么,没什么了不起,才一年级啊。这样有了弹性,相信就不那么脆弱了。再如孩子怕老师说她状态不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通过鼓励孩子说:你的状态一定会好的,也不是努力使她保持一个好的状态,还要多和孩子说:状态好不好没关系;状态本来就有起伏,顺其自然。即使不好又有什么了不起呢?逐渐地,这些成为孩子的习惯性思维,就不脆弱了。柔弱胜刚强!三、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为什么脆弱,除了本身要强之外,很多观念深受父母影响。乐乐的妈妈自己可能就不淡定。她虽然知道这是意外,但是总感觉自己的“面子”过不去,所以在情绪上有很大的影响。这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让乐乐觉得这事儿很严重。经过妈妈妈自己情绪的调整,乐乐在家里的表现逐渐好起来。乐乐妈妈在担心乐乐是否放下了去年的成绩了,我在想,不知妈妈自己是否放下了呢?我的认知行为疗法如果能起作用,一定需要家长的改变。如果家长嘴里和孩子说:考得不好很正常,没什么。心里却很失落,那表情和语气是掩饰不住的,骗不了孩子,所以,首先要自己变得不脆弱。还有一位妈妈来咨询。她说:“维尼老师你好,今天的心情和天气一样样有些灰暗。我女儿今年7岁,夏天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今天她哭着说不想在幼儿园学画画了,说自己总画不好,别的小朋友画的好都上墙,为什么我的不能上墙?她是个要强的孩子,学习方面不用我操心,现在还是小班长,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女儿太要强了,这可能与我平时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我的性格就很要强。女儿在学跳舞时,不如别人跳得好。我急了,大声训斥,有时还上手,觉得她很笨,她自己也没有自信了。”我给她推荐了我的博文: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并且说:“你自己也需要改变啊!自己都不知道顺其自然,孩子怎么能不受影响呢?其实天资各有不同,也许孩子舞蹈的素质一般,学得不好也很正常,没什么,非要她样样都好。这样即使一件小事,也会让孩子很感到挫折。这样就脆弱了。太要强,会脆弱。”妈妈说:是呀,我就挺脆弱的!太要强,就容易脆弱,这是个普遍的心理规律吧。参考孩子上进心太强是个问题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