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96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如何面对考核初期的尴尬

在咨询过程中,客户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绩效管理实现既定的目标。至于已推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大多数都认为绩效管理犹如鸡肋——对目标完成具有意义,但是又怕推行的失败。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常常会反问他们,“你说金钱是恶还是善”。的确,金钱在不同的人手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人用钱做慈善回馈社会,有人赌钱来“快乐自己”;为了追逐钱,有人不择手段,有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说到底,金钱也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无好坏之分。至于很多人认为“绩效难,难于上青天”,究其根源,难在“不沟通,没有管理,不能持续”。对于准备启动绩效考核的企业来说,有几点经验值得借鉴,可以避免日后尴尬。
方法/步骤
1

明确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避免“以偏概全” 绩效管理包含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很多人的意识中都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考核就是要扣工资。这往往将绩效管理最有价值的东西给掩盖了。

2

做好导向宣传工作,避免仓促上马 就绩效考核本身而言,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利于被考核者提升工作绩效,是企业与个人双赢的工作。但实践中,往往由于被考核者缺乏对考核工作的正确认识,加上绩效考核工作多由企业有关考核部门冷冰冰、硬邦邦的提出。因而,当绩效考核出台的第一印象,就让员工产生“烦感”,也就造就了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排斥、反感、敷衍、应付这样一个多舛的命运。因而,在绩效考核启动前,应采用多种方法沟通和宣导,特别要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争取大多数员工理解。

3

部门主管站在企业高度,避免部门保护主义,使考核“蜻蜓点水” 部门主管是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人。很多的部门主管考,首先对绩效考核缺乏系统和正确的认识,启动绩效考核,首先想到的是“家丑不外扬,有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总是顾虑压低了考严了,部属有意见,不舒服,工作难指挥,无法提高积极性。久而久之,一些认真对待考核的部门,在如此的情形赢下下也难以继续,不到两个月也跟着走过场了,最终就形成了“形式化的绩效文化”。 因而,考核初期 ,公司从总经理到分管副总,必须亲自督阵,讲明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且对走过场的部门主管要严厉处理。

4

绩效考核最重要的是形成绩效文化,避免求大求全,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下降 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至上而下形成绩效文化。有很多企业将考核当成扣工资的手段,往往极大扭曲了考核的本来面目,也是导致考核无法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为了使考核看起来规范,很多企业对员工考核指标设置了非常多的指标,这也是不值得借鉴的方法。 考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为了避免起步就受阻,建议从简到烦,并且以建立绩效文化为核心重点,避免求大求全,导致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5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中心是管理,避免盲目的责怪、简单的定论绩效考核初期,不要让员工有压力,要将考核作为手段,而不是“秋后算账”。有些专制而武断的主管,一个月也不找下属谈一次话,更不用说帮助下属解决一些难题。到了月底,一看结果不理想,就怒气冲天,将考核当成了惩罚职员的一项工具。 绩效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有有效而深入的绩效管理才能达到绩效的提升。管理贯穿着计划、沟通、激励与辅导。只知道简单的埋怨,对下属的工作方式有什么难点从不过问,一味的追求结果。这样,下属工作谨小慎微,更谈不上有新的绩效。

6

避免凭印象讲关系某些主管由于缺乏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因而在考评阶段往往敷衍了事。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凭印象大笔一挥,有明显过失的,象征性扣一点,缺乏最基本的严肃性,既不讲好,也不讲差,考与不考一个样。面对这种现象,解决的根本在于细心而诚恳的“辅导”,更重要的是衡量企业考核的决心究竟有多大的问题。很多企业,启动考核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考核惩罚,这样很容易造成烦感,也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没有威严可言,是典型的掩耳盗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