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61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如何理解文化霸权主义

化霸权,由葛兰西提出的。是指除了以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里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职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之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方法/步骤
2

在当代,文化霸权主义已成为国际霸权主义的一种新形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是霸权主义国家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新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陆续在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都与霸权主义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战略密切相关。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追求世界霸权的政治势力,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发展中国家独立并发展的世界格局,加快了实施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步伐。在他们看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程度相对高一些,就应以物质水平的高低做标尺来判定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凡经济发展水平高些的国家其文化也必然是先进的;反之,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文化也必然是落后的。这种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世界中心的文化中心主义,把他们喜欢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制度一概视为人类最先进最文明的价值观和制度,公然宣称整个人类都应当向他们的“普世文明”学习、看齐。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把这称为“文化帝国主义”,他说:“文化帝国主义是阴险的控制形式,征服人们的心灵,使之惟命是从。文化帝国主义通过培植当地的买办,通过‘比照集团行为’将某一个社会集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而使人可以效仿。通过教育、广告、传媒在第三世界树立一个‘比照集团’,引诱意志薄弱者效仿,从而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我们认为,文化霸权主义是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霸权主义采取的新战略和新统治方式。这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中,根据帝国主义常用的典型手段,将帝国主义区分为军事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他还指出:“文化帝国主义如果单凭自己的力量而能获得成功的话,则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它的目的“在于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  文化霸权主义酿制了“颜色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实施颠覆性破坏,严重威胁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因此,任何独立自主的国家,都必须有能力有办法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受冲击,有效防范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国文化的渗透和破坏,不断增强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识别力、抵制力。尤其要警惕一些错误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泛滥,对选择走自己道路的国家、人民和民族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霸权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主要是利用国际社会相互交往,以隐蔽的方式无孔不入地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