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2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人文周庄的历史与文化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周庄由原来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方法/步骤
1

昆曲文化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源于昆山。民代嘉靖年间(1522-1566)昆山人魏良辅将戈阳、海盐故调改为昆腔,同邑人梁辰鱼填“浣纱记”传奇,一词一曲,开创了昆剧历史。因文辞清丽、唱腔瑰雅而风靡全国。深谷幽兰的昆剧于2001年5月18日被列入世界“人类口述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恢复重建了周庄古戏台,并与江苏昆剧团合作常年演出昆剧,让游客领略昆剧艺术的特有风采并带来极妙的艺术享受和难以忘怀的无穷回味。

2

名家:柯军、林为林、王芳、张志红、程伟兵、李鸿良、徐云秀。名段:《长生殿》、《牡丹亭》、《琵琶记》、《千忠戮》、《太白醉写》、《贩马记》等。剧目:《长生殿》、《牡丹亭》、《白兔记》、《窦娥冤》、《孽海记》、《寻亲记》、《双珠记》、《公孙子都》等。

3

沈万三文化沈万三,名富,宇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佑由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宅,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 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土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 1654楹,酒楼4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4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焉东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清《周庄镇志》卷二),万三家 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 成。沈酬金一镒”(清《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