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87今日阅读:197今日分享:19

为什么要学习?

那么什么是学习?  《辞海》上讲:“学习”这个词来于《礼记•月令》的“鹰乃学习”。所谓学,效也,就是效仿的意思;习,指鸟频频起飞是。学习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小鸟反复学飞。
工具/原料
1

一提到学习,很多人会想到学生上学,但实际上,学习的概念远比这要宽泛得多。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他(或她)要学着吃、学着喝、学着走路、还要呀呀学语,这无疑是一种学习;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银行的ATM机前徘徊,请别人教给他如何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出存款,这也是一种学习;一对甜蜜的恋人决定结婚,他们到民政局去办理结婚证明,工作人员递过来一本《婚姻法》,说:先学习学习吧……你看,学习这种活动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而且与人相伴终生。

2

学习是一个过程,就像一个人要长大,就要吃饭一样。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人的历史,前人的成就,前人的情感,前人的困惑;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体会,懂得了分析,懂得了思索;我们学知识,我们学做人;在学习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方法/步骤
1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学习,下一个问题又来了,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解决的就是学习中的思想问题。这时因为思想的不同学习的态度就不同,学习的态度不同学习的成绩就不同。  这是一个人人熟知的经典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盖的房子和他以前的活儿简直不能比。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2

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人在做事时,有两种不能。一种是技术上的不能,另一种是态度上的不能。技术上的不能,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来改善,而态度上的不能,则注定了你必将失败。所以态度上的不能才是致命的,而大多数人的不能,追根溯源,正是态度上的不能。  我们看一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比如,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他学习不够努力;他之所以不够努力,是因为他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没有用;如果他继续保有这种思想,结果就是将来没有文化知识,也就很难有一个好的人生前途。如果他想改变学习不好的这种状况,他就必须努力学习;而要有持续不断努力学习的劲头,他首先就得改变思想,改变那种不愿意学习的思想,改变学习没有用的思想。只有认为学习值得了,他才会有学习的劲头,才会从根本上爱上学习。所以人的一切改变,都是从改变思想,改变态度开始的。

3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这句话是至理明言。改变行为的关键是转变态度,而要转变态度的关键就是提高思想认识。  当我们处于学习顺境时,一般情况下,充实感或者成就感会推动我们更加努力。但是,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在学习上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思想态度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具有消极思想的同学在感到学习任务有困难时,很快便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顺利把学习任务完成,对于在与同学的竞争中获胜缺乏信心,并由于对自己的失望产生对学习活动的厌烦情绪。他们感到无助而沮丧,从而降低了努力程度,也打乱了学习的计划,从而造成了学习上更大的困难和成绩的进一步滑坡。  而具有积极思想的同学则正好相反,当感到学习任务困难时,他们并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而更加努力,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当他们在成绩上出现滑坡时,他们更倾向于分析自己的失误,而不是过多沉浸于挫折带来的沮丧当中,从而能汲取教训,更快地走出低谷。两种不同的心态使同学的成绩也明显不同。著名的足球教练米卢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可谓一语中的。

4

所以我们说你将成为怎样的学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优秀生和后进生是完全不一样的,作业不一样,听课不一样,思考习惯不一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生,你就要像个优秀生的样子去做。每天变好一点点。你要下决心改变自己,你如果每天变好—点点,以后,你就会变得很好,你如果每天变差一点点,几年以后,你就会变得很差。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改变自己要从思想开始,要想改变思想就必须知道为什么学习。

5

下面,我们就谈一下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  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4岁的少年,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记者问他:“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牛娃回答说:“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看完节目后,他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 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  现在会经常听到父母教孩子时会说:好好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好好学,以后当个大官。因为儒家历来是以学而优则仕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学好了将来好当官管理国家。这眼前的就是上个好大学,为什么要上好大学呢?找个好工作。这是最实际的。可是小孩子有多少知道找个好工作和读书之间的关系呢?他们是没有这个经历的。因此大的道理是说不清的,小的道理也是说不清的。那么每天背着书包去学校了,每天回来了。每天为什么学习呢?我认为他们是说不出什么道理来的。因此学不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意事项
1

到底我们为什么学习,我感觉应该是以下三点。

2

一、为生存学习      我们都知道,人从刚生下来最先接触的就是学习,从简单的学习叫妈妈,叫爸爸,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吃饭用筷子也要学习,我们每一项生活能力都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不仅仅是人生存所必须的,学习也是任何高等一点的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从翱翔云天的鹰,到孤行林间的虎,都要从他们的父母哪里、长者哪里学习到生存的技巧。学习是与脑袋相联系的,只有没有脑袋的低等动物,才完全依靠本能来生存。与动物相比人最无能,动物一出生几分钟后就可以找东西吃,而人一年多都不可能自己找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人与动物相比,人的生长期非常长,有的动物几个月就长大了,而人需要十七八年才长大成人。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人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如果我们没有较好的奔跑能力、攀爬能力、投掷能力、负重能力、游泳能力、平衡能力、劳动能力,辨识能力等,我们的生命将会非常脆弱,我们的生活将会非常艰难,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几乎全部来源于学习。   人之所以高级,比世界上一切动物都聪明,更重要的一条,也就是学习,试问如果一个小孩长期与动物生活在一起,不学习,他是不会说话、会写字的。当然就更谈不上智商。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在印度,一些人把孩子放在野外无人照看,结果被狼叼走,其中竟然也有被狼妈妈当作自己的孩子哺育,这个孩子就跟着狼群长大,跟狼一样活动。在被人发现救出之后,10岁左右的小孩,只会像狼一样嚎叫、爬行,智力等同婴儿,而且经过几年精心教育,也不能掌握最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狼性’不改。这充分证明,人虽有天性,但还是要靠后天的学习。什么叫“白痴”?那就是不能学习和不愿学习的人。   所以学习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从牙牙学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在为自己今后的生存在努力,有的人只上了小学,有的人只上了中学,也有的人上了大学,还有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在为自己今后的生存在努力,都是为自己今后的生存在学习,都是不停地给自己更多的生存本领,因为,只有有了生存的本领,才会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并不是说只上了小学或者中学的朋友就没有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其实他们在步入社会以后,也还在不停的学习,只不过学习的地点成课堂转入了社会,难道不是吗?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他还能够有生存的地位和空间一定是很小的,不是一般的小而是非常的小。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们对学习的认识逐渐加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位中学生跟随家长买地板,店主用小刀在地板上划出深度不同的划痕,说划痕浅的地板质量好。这位中学生刚刚学完了控制变量法,从而指出了店主两次划痕的用力大小不一定是一样的。父亲高兴说:“儿子,你可给老爸省钱了,看来学习真有用。”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说明了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的应用。   所以没有人可以不通过学习而生存。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当今社会生存就更需要学习。当今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是变化快,一日千里;二是变化多,千变万化。一个现代人必须了解时代、把握时代,只有真正把握了时代的走向,你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从铁器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了将近3000年;从蒸气机时代到计算机时代(1943年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人类用了200多年;从计算机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人类仅用了26年。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定格在1969年,这一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为准军事目的而建立了阿帕网(ARPA网),工作人员将4台主机联接起来,形成了4个网点——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网络之父”的联接。自此,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从空间无限看来,和宇宙具有相似的地方。在很多人看来,互联网的特点是虚拟,空间无限,野蛮生长,没有次序,混乱,草根,基本毫无可控之言。但互联网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人类集体意识借助网络自我生长的变化过程。因为正在过程和变化中,所以,身在其中的人们无法察觉整个变化发展的脉络。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的交际需要成本,人类的思想、意识通过书本等载体呈现,也需要成本,所以我们能看见的只是精英文化。互联网后,人类在网上的交际成本几乎为零,思想载体的成本也几乎为零。仅仅这两个特点,就将会改变100多年来在西方成熟的商业理论和规则,当今一切正处在变化和生成中,这是一种真正伟大的变革时代。“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映射,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具体的范围和区域,这个世界似乎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却又如空气一样无形无迹,而又不可或缺。电脑、键盘和屏幕间,互联网的世界无处不在。在这个世界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现实,在这个世界中,时间和空间失去了制约力,世界变成了平坦的。这个世界犹如夏日骄阳一般的明朗、充满激情、梦想、活力和生命力。   可以说,互联网实现了人类的一次精神飞跃和解放。在网络世界中,人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思想将成为人类在互联网世界行走的双足:思想有多远,人就可以走多远;思想有多宽广,世界就有多宽广。正如阿姆斯特朗,这个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在脱离开地球引力的月球上放弃了“行走”,而是选择了自由的“跳跃”——人类思想的边际,才是这个世界的尽头。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改变。网络不仅给你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你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以前需要在大堆的书本里去查找资料,现在,只有你在搜索引擎里,敲入几个字,你所需要的资料只要几秒钟就能找到了;以前要从电视、报刊、收音机这些传播媒体上得知一些国家大事,新闻动态等,现在,你只要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得知最新的新闻;以前,相隔两地的朋友们要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保持联系,现在,朋友们都用E-mail保持联系,还可以在用QQ、MSN、UC等等聊天;以前,想知道最新推出了什么新款的衣服,得到牺牲一天的时间去逛街,又累又不一定有结果,现在想看有什么时尚新款的品牌衣服,只要到“品牌之家chinapp.com”上面鼠标动动就有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了;以前,看电影得到电影院里去看,现在,只要上网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你想看的电影了;以前,喜欢外地的某些东西,得要托那里的朋友帮买了寄来,现在,在网上就可以购物,在网上直接支付,就可以买到你所喜欢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已处身于一个离不开网络的世界:购物、旅行、工作、乘车、就医、培训等等,在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互联网的应用无所不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就象二十一世纪末的一次闪电,它来势迅猛但却引发了整个世界的狂热追棒,所有的传媒都在呼喊,互联网是二十一世纪改变人们生活的革命性工具之一,它也因此被誉为与电灯、蒸汽机和汽车齐明的伟大发明。

3

二、为发展而学习      发展是现在最时髦的词语,整个世界都在思发展、谋发展、争发展。那么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进步,发展就是突破。说通俗点就是一天更比一天强。精彩的北京奥运会让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惊心动魄让人们看到了竞争的美丽,也让人们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体育比赛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缩影,社会就是一个大竞技场,没有实力,你或者不能占有世界舞台的一席之地,或者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让人遗憾和心痛的。当我看到夺冠者手拿金牌,或者满脸灿烂,或者喜极而泣时,我完全理解“成功是幸福的源泉”这句话的含义了。另外,我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胜利者的笑容特别美丽。他们真正是“笑傲江湖”啊!在记者采访这些“王者”和“英雄”时他们几乎都要说,他们为次付出很多很多。这付出主要就是学习。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不努力学习,不刻苦训练,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更不可能得到成功。奥运会冠军如此,我们平常人更是如此,尤其是现在我们在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这是一个突飞猛进的世界,向前是时代的潮流,容不得你停滞不前。大家都应经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发展吗?我在发展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断进步、快速发展。什么是“向上”?知识的不断积累叫“向上”,能力的不断增强叫“向上”,修养的不断提高叫“向上”,学问的不断提升叫“向上”。总之,“向上”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靠的就是“好好学习”。毛主席这句话是条件关系,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今天的学习,决定明天的发展,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并且,学习的程度和层次一般就决定这个人的发展程度和层次。   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人要想发展就必须学习。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爱迪生将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上。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谁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科技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就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具备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就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社会发展到今天,文明的进步不会把人冻死、饿死,我们社会有一个最低保障线,简称“低保”,但这样的生活会非常艰难。   一次课上,老师问这样一个问题:   “汽车进了加油站最想做什么?”   “加油!”许多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但是很快,他们从老师的眼神中看到了不满,于是七嘴八舌补充道:   “休息!”   “吃东西!”   “找人聊天!”   甚至还有同学想到:“去上厕所!”   老师有些失望,“其实,车开进了加油站,最想的是赶快开出加油站,重新上路!因为车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前方,它会一直奔向旅程的终点……”   原本热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同学们开始思考……   其实,讲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人生就是要不断加油,加油就是学习。可想而知如果你不学习,就象没有油的汽车,根本就谈不上发展。   我再谈一下中学时代的学业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中学时代的学业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最突出的是对人对人生价值的影响。通常一个学业好的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个学业不良的人极有可能成为罪犯或者无业游民。为什么?因为学业好,就可以有一个健全思维的头脑,知道那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说学业其实是对人生命的第二次再造。现在有些学生认为学无所用,还不如打打篮球痛快,这是多么非常大的错误。打篮球固然有用,但再有用对于人的塑造和影响都比不上学业。因为学业是以锻造思维为使命,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核心。尤其在多元的现代社会,没有强有力的思维能力,便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随波逐流。   一般来说,学业的起源就在人生最最美好的中学阶段,因为中学阶段人心还没有长成,还不知道衰老是何物,还不知道社会究竟是什么样,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会有怎样的能耐。一句话,一切还等待着老师和自己的塑造。所以这个阶段是人生最最美好的年华。就像花朵,如果错过了花期,是再也不会开的。所以古人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在少年时代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接受教育,学习基本的将来人生要用的东西。你不能想象阿基米德定律都没有学过,你将来能够进造船厂去造船吧?那样你造出的船可能风一吹就跟着跑了。   我们作为中学生毕业后从事劳动必须掌握不断复杂化的技术和工艺流程,为此,必须懂其原理,而要做到这样非有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的自然知识不可;为了使自己能自觉的参加生产管理中的组织、经济工作,还必须懂得社会生活的规律和法律,为此,就得认真学习历史、哲学、经济学、地理;而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必然要进入同他人互相依存的复杂体系中,就必须有语文、外语、哲学的知识基础,去进而进行必要的心理、伦理、新知识及法律知识的初级准备。   一般而言,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英才,所以我们在中学阶段势必每样学科都要认真加以学习,如果有一两样甚至三样学科跛腿,长大后势必影响你的人生。这是一定的。我们说老师对人的影响,父母对人的影响,其实在我看来,都不如学业对人的影响大。

4

三、为志向学习      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   人的才智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其志向大小关系密切。中国有句古话“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充分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在《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连续剧中,湖南学界名流、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十年的杨昌济教授也就后来的毛泽东的老丈人的是这样阐述立志问题的: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束约,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能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净。”   杨昌济的话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意成。俗话也说,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人生匆匆,想在人生之中有多建树,首先要确定一个志向,并且要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为实现志向而不懈努力。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人之才华,亦有超人之志向。   诸葛亮在写给他外甥的一封信中说过:“夫志当存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意思是说,做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志气,如果意志不坚强,心胸不开阔,整天忙于身边的生活琐事,受个人感情的支配和束缚,长期在庸俗的气氛中过日子,那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志向是指路明灯,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巴斯德正是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这段话。他从小就立下远大方向,经过长期勤奋工作,第一个确切知道了细菌可以使物质腐败的道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防疫法。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自古至今,许多名人、伟人之所以成功,流芳百世,并人类文明做出有益的贡献,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远大的志向是尽人皆知的重要原因。   孔子能成为中国一代宗师和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有了大志向。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于湘乡县东山小学时,特别喜欢读一本名叫《世界英雄豪杰传》的书,对书中的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物极感兴趣。他在书上多处圈点,并写了许多批语 。为了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毛泽东还特意为自己取了“子任”的别名。立志拯民水火。最后,他成了领袖。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校长曾向他提问,问他长大后准备干什么。他高声回答:“我想当一名化学家。”全班同学听后都笑了起来。但他立下志向后就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后来终于成为一名化学家,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最后,他成了化学家。   一个人要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使自己的人生活动富有价值和意义,就必须立定志向,有了志气,有了明确的理想抱负,就能产生目标追求,就会给人以激励、鼓舞、导向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持久的,会使人充满激情和活力,成为一个人一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达到成功的不竭动力,会升华人生的境界。   船行一路风,人活一口气,欲成大事,必先立大志。这口“气”,这个“志”,就是志气、志向。这个志向就是人对自己发展、成就的取向设计和追求,是自觉自愿的内心发动和规定,是贯穿于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种精神支撑力。   为什么说“志向”是自觉自愿的内心发动呢?很简单因为人有了立志就有奋斗的目标。   人人都想有自己的一片宽阔的人生舞台。但你应首先清楚,你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舞台。一个人活得没有志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好象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处去。而所谓的目标,就是你对自己未来成就的期望,确信自己能达到的一种高度。目标为我们带来期盼,刺激我们奋勇向上。即使遭遇挫折,仍能坚定信念奋勇向前。   有个年轻人去采访朱利斯•法兰克博士。法兰克博士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虽然已经70高龄了,却保有相当年轻的体态。   法兰克博士说道:"二次大战期间,我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那里的情况很糟,简直无法忍受,食物短缺,没有干净的水,放眼所及全是患痢疾、疟疾等疾病的人。有些战俘在烈日下无法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对他们来说,死已经变成最好的解脱。我自己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我的求生意念。"   年轻人非常专注地听着法兰克博士诉说那天的遭遇。   "那天我坐在囚犯放风的广场上,身心俱疲。我心里正想着,要爬上通了电的围篱自杀是多么容易的事。一会儿之后,我发现身旁坐了个中国老人,我因为太虚弱了,还恍惚地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毕竟,在日本的战俘营区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人?   "他转过头来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救了我的命。"   年轻人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救人一命呢?"   "他问的问题是,"法兰克博士继续说,"'你从这里出去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从来不敢想。但是我心里却有答案:我要再看看我的太太和孩子们。突然间,我认为自己必须活下去,那件事情值得我活着回去做。那个问题救了我一命,因为它给我某个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活下去的理由!从那时起,活下去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因为我知道,我每多活一天,就离战争结束近一点,也离我的梦想近一点。中国老人的问题不只救了我的命,它还教了我从来没学过,却是最重要的一课。"   "是什么?"年轻人问。   "目标的力量。"   "目标?"   "是的,目标,企图,值得奋斗的事。目标给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目标地活着,但是要真正地活着,快乐地活着,我们就必须有生存的目标。伟大的艾德米勒•拜尔德说:'没有目标,日子便会结束,像碎片般地消失。'"   目标创造出目的和意义。有了目标,我们才知道要往哪里去,去追求些什么。没有目标,生活就会失去方向,而人也成了行尸走肉。

5

15岁那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那时,伯父的生活也很困难,周恩来就利用节假日,给学校抄写材料,挣一点钱来做生活费,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他的学习愿望却很强烈。他在课上认真听讲,课外阅读大量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全校师生都很敬重他,说他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为了奖励和鼓励他,宣布免去他的学杂费。成为当时南开中学唯一的免费生。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在以后的岁月里,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忘我的工作,他为中国真正的崛起,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永远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他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七房桥的小村庄里,家境贫寒,七岁发蒙,靠多方资助才勉强完成中学学业,1931年只身来到上海,在外滩看到公园的一块牌子,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他觉得中国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这帮可恨的侵略者,无耻的强盗,你们在中国土地上称王称霸,不就是凭着手里的飞机大炮吗?从此他产生了弃文学理的念头(科学救国思想),他文科成绩很好被清华录取,学校要他到文科学习,他坚决要求去理科,理科系主任吴有训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为中国人出气,在反复多次仍坚持进理科,学校只好尊重其志愿,头几个月理科考试成绩不及格,但他有决心赶上,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成绩逐步上升,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就凭着这股立志救国的信念, 1942年时,他就发表了关于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许多论文。使他成为了世界上一位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钱伟长教授本是个文史方面的人才,由于立志要以科技救国,通过刻苦努力,终于在科学上创造出了辉煌的成绩。    同学们,听我一句话:早立志、早努力、早成功。    我再谈一下知识改变命运的问题。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这就是命运。但实际上,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冥冥之中,是什么主宰着我们的命运?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著名导演张艺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是名扬全球的科学家,艺术家,或是一个普通百姓,都是知识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们看到光明和真实境界的灯烛。”高尔基说:“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做出正确的解释。”雨果说:“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食粮。”我说:“知识改变命运。”    三国时代,诸葛亮羽扇纶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力量就来自于知识;一代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海纳百川,领导全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用知识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是知识,让高尔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是知识,让爱迪生从贫民窟走入了曼哈顿;是知识,让轮椅上的霍金成为了全世界的骄傲!    华人首富,香港经济超人李嘉诚,他的人生经历,就是知识不断提升改变的过程,在其人生创业的初期,曾做过推销员,茶楼伙计,但既使是这样的人生环境下,他也没有忘记学习,尤其是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他时刻准备着为将来人生的转变创造条件奠定了基础,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拥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买不起英语教材,为此,他便结合自已的生活实际为学习创造条件。他当时做药材推销,在每一种药品的介绍说明中都有中英文两种文字,他便利用这种天然的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对照优势,狠狠地吸取知识。上帝在关门的时候,他一定在另一个地方为您打开了一扇窗。李嘉城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由于他这种具有战略眼光的知识储备为他将来在和外商的激烈竞争中,始终没有败下阵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在香港及世界商业界中占据了一席阵地。   也许你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美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地理知识,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在2004年年底的印度尼西亚海啸灾难中,聪明伶俐的蒂莉对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里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小专家。当时,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能会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当疯狂逃命的100多名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拜蒂莉所赐麦拷海滩最终成为了泰国普吉少数几个在海啸中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海滩,这足以证明知识的重要。因为是知识使100多名游客死里逃生,进而改变了这些人一生的命运啊!   想必你肯定也知道霍金吧!他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人。在他人生的花季,突然得了脊髓灰质炎,全身瘫痪,只剩下一个手指头可以动弹。但是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名著。是知识改变了霍金的命运。是知识使爱迪生从低能到天才,当然也是知识改变了爱迪生的命运!可见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重要。   是啊,知识改变命运。大连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工瀛文丰买菜时,见一位名叫郭荣庆的打工仔正在痴迷地看《资本论》,连喊几声他都没听见。就是这个靠蹬三轮、卖菜、打小工而勉强维持生活的打工仔,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这并不是编造的都市传奇,而是一个又一个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从运输个体户到三星级酒店老板;从打工仔到织品厂老板;从打工妹到大型果园开发经营者……他们依靠知识与智慧,依靠勤奋与努力,最终走向了成功。   当今社会最注重什么?人才!因为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成为人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反之,我们就很难被社会认可,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人才的基础是什么?就是知识。知识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古往今来,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数不胜数。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安徒生。幼年的安徒生如那可怜的丑小鸭——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流落他乡、倍受歧视。安与命运,他一辈子将默默无闻。但成年后的安徒生“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他毅然决定给孩子们写童话,最终使自己成了人人敬仰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成了人们眼中的白天鹅。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最终向他敞开了怀抱!是什么使安徒生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最有力的回答应该是:他广泛的阅读,使他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加上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勤奋努力,使他最终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举报有礼 | 8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