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9今日阅读:3今日分享:40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那么怎么治疗呢?
方法/步骤
1

一般治疗  目前有通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西药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2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1)Ⅰ类:即钠通道阻滞药。  1)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  2)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  3)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氟卡尼等药。  (2)Ⅱ类: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  (3)Ⅲ类: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属此类的有胺碘酮。  (4)Ⅳ类:即钙拮抗药。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  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3

心律失常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其中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等。患者还要注意预防诱发因素、稳定的情绪、自我监测、合理用药、定期检查身体、生活要规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