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21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古老的缅甸马哈木尼寺游记

起床,吃完早餐,包了一辆敞蓬车,谈好要去马哈木尼寺,织布坊,千人和尚庙,实皆山,因瓦古城,乌本桥。  到达马哈木尼寺,在门口存好鞋子光脚进去,如果游客是穿短裤或裙子进入,会被礼貌温和地请到房间里,女的借给特敏,男的借给笼基。都是长裙,只是性别不同,叫法也不同。特敏是一片式的,腰里有绳子可以系牢,不会掉,笼基却是很大一块围起来的布,有时候走动的时间长了,会松,会掉下来,所以在缅甸,你经常可以看到男人当街系裙子,很有趣。 外面很热,寺庙里却阴凉舒适。男男女女都跪在佛前,仔细观察,却有区别,男人可以进入最接近佛像的铁栅栏里面,女人却只能跪在外围。轻轻走上前去,磕三个头,跪坐一会。  马哈木尼寺很大,建筑的顶都金碧辉煌的,不知道涂了什么特殊的材料。走廊里有很多信徒在洗刷墙面。也有看上去明显是远道而来的人们,在阴凉处疲惫地歇息。没有人大声说话,每个人都被寺庙的气氛震慑并遵从这种气氛。外面的小偏殿里,是一个大水槽,水槽外面,是一排排小的佛像。当地人走上前来,用小碗舀起水,浇在佛身上。并示意我们也跟着做,说这叫“洗佛”。  从吗哈木尼寺出来,我们去了织布坊。织布坊其实不大,大概有几十台织机,织工们有男也有女,织出来的布,当然是缅甸需求最大的裙子了,不管男女都要穿,花色不同罢了。  我踱到一台织机前面,操作它的是个男工人,他微笑地抬头看我,并送给我一小束夹杂着金银色的丝线,打着手势告诉我,这是他从织的这匹布里扯下来给我的。我高兴地接过来,顺手栓在扣子上,他咧嘴笑了,样子看起来比我更高兴。   马哈根德昂伽江僧院又叫千人和尚庙。在缅甸,出家是最寻常不过的事,寺院就象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各种知识,僧人有过午不食的规定,所以每到中午十分,所有人就从寺院的各个方向走到饭厅来,领取食物。  饭厅的小和尚们早就合力抬出几大铝锅的饭,搅拌着,腾腾的热气满院子都是。饭香弥漫开来的时候,僧人们也就在外面的路上集合好了。分两队排列,每人都捧一只钵子,肃然无声。和尚们的年纪从五六岁到五六十岁不等。也有额外来布施的人,站在饭厅的入口处,每过去一个僧人,就分发一次食物。这一点,很象去年在老挝琅勃拉邦看到的清晨布施。  和尚们排队的时候,游客们也在两边排成了长队,这似乎已经成了曼德勒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