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65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一、基本内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学生乐学、会学为目标,教师通过“预学单、课堂学习指南和自我测评表”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预习、主动探究,自我评价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其特征是:倡导课前自主探究,引导课中合作探究,鼓励课后反思探究,关注兴趣培养,突出学法指导;提供探究辅助,倡导参与、合作;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二、目标追求1、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学法,学会学习。能运用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科基本知识、技能。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操作流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可以概括为“两段六步”,我们首先以四年级数学为试点进行操作。两段即 “自主与探究”。 六步即:导,学,议,究,拓,思。第一段是“自主学习”,指学生在教师和预学提示的引导下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环节是“导和学”。 依据教学起始于学生的预学这一课堂转型的基本特征,我们将“导”作为核心,主要是由教师通过解读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出预学单,以提示思维方向和重难点。“学”指学生在预学单上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引导下,独立地进行自主预学,去发现已懂和不懂的问题,以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其中,课堂前测也包含在预学单中。教师通过课堂前测,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用数据说话,具体分析学情,帮助教师重新审视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得是否准确,预设的探究活动是否科学,如何调整。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随之改变,并可聚焦到“人”。第二段是“探究学习”,指课中合作探究,重点是在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在学习指南引导下,生生或师生共同就发现的问题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拓展提升,主要环节是“议、究、拓、思”。“议”指在探究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内个别或多人对出现的共性问题、个别问题、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和汇总,形成小组意见以备全班交流。“究”指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生生或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无法解决的疑难。“拓”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达成共识并拓展提升。“思”指学生课后反思探究。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自主对预学单上的学习内容进行纠错回顾并反思完善。在“探究学习阶段”, “议、究、拓、思”四个环节矛盾点直接指向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着重要求教师做到:一是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心中有数,要做“真探究”,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二是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教学材料。我们提倡教师自制教具,鼓励孩子们自备或自作学具,这样可以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三是做好教学组织安排。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常常是协作性的活动,因此“议”、“究”环节主要解决较为复杂的任务,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相互启发和资源共享。我们引导学生采用小班化合作学习策略“明确分工,人人参与,认真倾听,随时发问,评价反馈”进行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四是指导教学过程。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控制和指导至关重要。我们要求教师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时刻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上,随时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学习,尤其是在参与学习中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自主”是“探究”的前提和基础,而 “探究”则是“自主”的延续和升华,两段应明显呈现。其中“自主”可在课前预学完成,也可在课堂上独立学习。而六步则可依序呈现或融合呈现,亦可循环呈现,如学和议、究和拓可以合为一步,各步时间可依据课堂学情灵活安排。四、评价要点(一)对目标体现状况的评价1、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学什么,怎么学。2、教学目标依具体学情而定,多元化,具体、可操作。(二)对过程学与教的评价1、学生能够掌握预学方法,自主完成预学任务。2、学生能够对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能有质量地提问,并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勇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勇于发问。4、教师对重难点问题有充分的预设;探究活动设计有意义;能够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辅助条件,活动步骤设计科学合理。5、教师角色定位合适,师生互动有效,有适时适度的点拨与引导,有适当的激励与评价,师生关系和谐。6、能科学有效的处理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对实际效果的评价1、形成集体共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知识技能达成率在80%以上。2、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3、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保持适度的紧张与愉悦,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捷山小学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基本形成,但仍然需要我们不仅在实践反思中不断去验证,去完善,更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学习,去寻找支撑其操作实践的教学理念以及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理好“术”与“道”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