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5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如何更好的辅导一年级孩子的数学

一年级的数学看似简单,却是非常重要的,它给孩子带来全新的数学体验,让孩子明白数学并非简单的1、2、3、4……而像是一个逐渐堆积的积木,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趣,学好数学会让孩子充满成就感,成为大家眼中的“聪明人”。所以,学好一年级的数学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和各学科的学习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下是我通过辅导孩子学习数学而得到的一点启发,希望可以让你茅塞顿开哦。
工具/原料

铅笔、小本、橡皮擦

方法/步骤
1

一年级的数学简单却大有学问,它重在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还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家长在辅导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举一反三。

2

举一反三就是不能单纯的为了答案而告诉孩子答案,而应该举出更多不同的类似的例子,让孩子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做到通过观察得出答案,得出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比较而得到其它问题的答案。只要孩子学到了这一点,学习数学就基本没问题,几乎不需要再家长怎样辛苦的辅导,这也是在我女儿身上得到验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3

2、4、6、()、()、()、14就这道题而言,我会让孩子认真观察题目,让孩子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几个空要填,这几个空和前面后面的数字有什么关系。通过思考孩子会说:“是要填6的后面是什么,是7吗?”“如果6的后面是7的话,那为什么6的前面是4而不是5呢?”“对哦,为什么不是5而是4啊?差2呢!”“那你看看4的前面也不是3,而是2呢”“对哦……也差2呢”“就是呢,它们都差2,2变成了4,4变成了6,那6会变成什么”这是孩子会很快速的说是8,就这样,后面的10和12就很快速的出来了。这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就是要检查一下。“8、10、12对吗?12也是加上2就的到14吗?如果是的话就对了哦”“当然是啊”呵呵,这时孩子变得很自信,觉得问题太简单了。这就是我们家长想要看到的呢,可是,对于孩子的启发还没完哦,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哦。

4

做到这一步之后,我会很有耐心的拿出小本,然后写出一道题,“是不是很简单,你看,妈妈的这道题可以这么解呢?”11、15、19、()、()、31“认真观察哦”这时,孩子在小本上写着11和15,15和19,然后很轻松的就得出它们之间都是相差4,然后就写出了23和27,这时我又忙着提醒她要看看最后的31是否和27之间相差4呢,孩子看了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啊,就是差4呢,我做对了!”对孩子的引导到这里就完了?不是哦,接着往下看吧!

5

一番鼓励之后,我对孩子发起了更大的挑战,又在小本上写下了另一道题:5、()、()、()、17、20、23孩子看到这道题,皱起了眉头“5之后是什么?这么没了呢……哦,后面有……妈妈,是先看后面的吗?“”呵呵,为什么要先看后面的?”“前面的要填空,后面的才有几个数字啊”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孩子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来了,而不是死脑筋,还能准确的意会出这几道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就是这道题应该从后面的数字中得出规律,前面两道题是从前面的几个数字中得出规律;相同之处在于几个相连的数字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果然,孩子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这道题。

6

看到这,家长们想想,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傻傻的弄不明白吗?以后你会发现,孩子很喜欢去发现一些隐藏的规律,很喜欢玩一些数学游戏,会觉得自己在不断地挑战着这“简单的数学”,虽然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大学问,并不简单,可是,为什么要在孩子最善于发现、最善于挑战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数学的“大、深”,就让孩子惧怕数学觉得不可战胜呢?

7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吧,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年级的孩子不单能学好一年级的数学,他们还能发现很多很多,那颗强大的种子在你不轻易的引导间已经发芽了,加油吧,爸爸妈妈们,加油吧,孩子们!

注意事项
1

多鼓励、多引导

2

耐心、恒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