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78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花毛茛栽培种植方法

花毛茛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南部,其颜色艳丽,形似牡丹,适宜春季切花、盆栽及地栽。其中,‘魔力’是迷你矮生品种,植株自然紧凑,极少使用生长调节剂;‘玛施’花色繁多,花量丰富,且由于其成苗快、开花早,非常适宜早春的销售。可在8月至9月种植,翌年1月至2月销售;也可在9月至10月种植,翌年3月至4月销售。
方法/步骤
1

开花阶段开花习性 长日照植物,开花必须经过长日照诱导。开花机制 日照长度大于13.5小时、光照强度为5万至7.5万勒克斯时可促进开花。在初花出现后、花芽仍未成熟之时,提供短日照,可增大花的直径,并有助于花期的一致性。

2

生长阶段花毛茛的生长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发芽阶段 此阶段自种子播种开始,至子叶展开结束。种子需要一层中等粒径的薄蛭石覆盖,以保持基质水分。在幼苗发育的最优条件下,播种后的14至21天内幼根发出。当未成熟子叶出现时,将穴盘从暗室内移出。

3

满穴/花芽分化阶段 此阶段自子叶展开开始,至根系扩展至穴孔边缘时结束。移栽阶段 在288盘播种后8至10周后可以开始移栽。在此阶段,植株根系将扩展至盆器边缘且进行花芽分化。夜间凉爽、短日照有助于花毛茛花朵品质的提高;低温、高光强的条件会使花朵大而明亮。

4

栽培条件基质 在整个生长阶段,保持pH值在5.8至6之间。发芽阶段,EC值保持在0.75至1之间;满穴阶段及移栽后,EC值保持在1.25至1.75之间。

5

光照 植株发芽不需光照,在播种后第15至29天,可提供1.5万至2万勒克斯光照。满穴阶段,植株需要2.5万至3万勒克斯光照;保持植株处于短日照条件下(日照小于13小时),以避免植株过早开花及球茎的发育。播种第52天左右,增强光照至4万至5万勒克斯,并保持至移栽后。花毛茛在春季种植表现最好,花量繁多。长日照配合高光强会促进植株早花。

6

含水量 播种后至第14天保持含水量5级,直到胚根发出;从第15天开始需要交替调节含水量,使其处于5级和3级之间(即让含水量先达到5级,并在18小时内使其降到3级),直至生长期结束。避免基质过干而导致叶片泛黄。(含水量划分:1级为0%至20%,2级为20%至40%,3级为40%至60%,4级为60%至80%,5级为80%至100%。)

7

湿度 胚根发出前(播种后第14天左右),一直保持空气湿度为100%;之后降低并保持湿度至40%。

8

温度 苗期和满穴期温度为10℃至13℃时,有利于形成大量高品质幼苗。当温度升高到13.5℃至18.5℃时,幼苗的品质会下降,可在一天中阶梯调节温度或在早晨进行降温处理。移栽后,保持温度在14℃至16℃之间,直至根系扩展至盆器边缘,之后降低温度至10℃至13℃。温度高于20℃时,植株营养生长会受到抑制,植株茎部会徒长且会诱使其早花。长日照且高温的条件,会使植株球茎形成或导致植株叶部黄化

9

肥料 使用14-4-14或17-5-17肥料。发芽期,施用肥料氮浓度为60至75ppm,确保EC值在0.75至1之间。满穴阶段,使用肥料氮浓度为75至125ppm,确保EC值在1.25至1.75之间,并使用8至12ppm的磷肥。移栽后,使用肥料氮浓度为100至150ppm,确保EC值在1.25至1.75之间,并使用10至15ppm磷肥。

10

生长调节剂 满穴期如果植株未在其最适生长条件下栽培,则可能需要施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使用1500至2500ppm的比久进行喷雾。移栽后,当顶部花芽初现时,可第一次使用2500ppm的比久;第二次施药在花茎长度达四五厘米时进行。也可根据需要持续施用比久直至花期来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