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0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怎样对待与孩子之间的纠纷?

家长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形,孩子放学回来,情绪非常低落。结果是跟同学因为一些事情闹得很不愉快,产生纠纷。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教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纠纷呢?一般来说,两个孩子发生争吵,纠纷,必然有一方吃亏。孩子吃了亏,有的家长是“惹不起,躲得起。”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家“闭门一统,画地为牢”,限制与同伴交往。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形成内向,怯懦,孤僻性格。家长中更有“带儿骂,带儿打”的,自己孩子吃了亏,怒火中烧,“御驾亲征”,拉着孩子去“算账”,这样同样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养成依赖父母,不敢独立处事的心理,且有是风度,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可见,上述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间发生纠纷,自己不会解决,家长该怎么办?其实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方法/步骤
1

一,镇定自己的情绪,弄清楚事情的经过。孩子发生纠纷后,家长首先要冷静,镇定自己的情绪,不能皂白不分地说:“谁欺负你了,找他算账去”等,使孩子造成“爸妈向着我”的感觉。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我们只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引导孩子应如实的将事情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引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

二,与孩子共同分析情况。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处理问题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3

三,指导孩子自己处理,解决纠纷。孩子间发生纠纷时,家长应指导他们明辨是非,处理,解决。对于孩子别的孩子无意识造成的过失,应教育孩子持原谅对方的态度;孩子自己错了,则应启发,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倘若责任完全在对方,则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去和对方讲理,从而培养孩子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等良好品质。

4

四,和对方父母交心。孩子间发生了纠纷,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

注意事项

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