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95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耐心陪伴 静待花开

我今年40岁,农家娃出身,是一个九岁孩子的宝妈,去年成功上岸985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昨天看到一位宝妈分享的文章,太感同身受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波折,我们为人父母所能做到的尽量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助力孩子迈过这个坎,继续前行。 一、孩子被班主任老师可以忽视我家宝贝读的是私立小学,今年该读四年级了,每年学费大概4万。孩子二年级时班主任换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是数学老师,之前的班主任因为二胎休产假了。第一次家长会充分展示了这位新任班主任的风格,只要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在班级事务中助力的都可以成为家委会成员,自愿加入。我当时工作不是很忙,为了使孩子更容易融入新班主任下的班级,我加入了这个阵容颇为豪华的家委群,大概有五六位家委成员。很多妈妈都是全职妈妈,我是为数不多的还需要工作的一位。这位五十多岁的新班主任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她的身上也有非常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特别注重所谓的集体荣誉,比如为了拿下班级的流动红旗,在课间操的时候只允许班级的一些孩子出课间操,以保证课间操时班级的整齐划一,这样就有一些被留在教室打扫卫生;私立学校设置了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我记得当时有个食堂督察组,检察孩子中午吃饭时的剩饭剩菜情况,跟班级分数挂钩,由每个班级出几名学生作为督察组成员,每天的督察组成员是不同的,由老师决定谁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时我家孩子特别想在某一天成为督察组成员,还有其他一些孩子也有这样的想法,有一个男子因为不能成为督察组成员哭了。我问了孩子要成为督察组成员需要什么条件,孩子说需要表现好,何为表现好,没有具体的标准,而是凭班主任自己的标准。孩子提到有些同学已经做过好些次督察组成员了,而她们一次都没有做过,但是她想成为督察组成员。这种情况我太清楚了,因为我的成长过程就是这样的。我和孩子爸爸花钱让孩子进私立学校,就是希望孩子的小学生活能够快乐一些,成为学校生活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我们认为私立学校应该不一样,但是我们太乐观了。二年级上学期孩子的情况整体还不错,但是下学期我渐渐的感到了不一样,当时我和老公工作都比较忙,请姥姥过来帮忙,孩子早晚坐校车,中午在学校吃饭睡觉。我发现孩子的数学作业很糟糕,基本上相当于课上什么都没学会,课下作业自然很吃力,而且孩子越来越不爱去学校。我侧面了解到为了练习课间操的一二一,孩子被班主任老师当着一种同学的面说不行,孩子很是郁郁寡欢,也开始了自我否定,频繁地说自己不聪明,自己很笨。我尝试跟班主任老师沟融了一下,应该说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老师说我家孩子反应慢,如果我们不满意可以转学,当时老公在开车,对于老师的这番话很是恼火,这应该是我们最终决定给孩子转学的一个原因。 二、孩子逐渐不愿意去学校这次沟通之后我发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可以用艰难来形容,倒并没有来自同学的霸凌,主要是班主任老师的刻意忽视和针对。比如孩子说有时候加餐时抢不到奶,我就让孩子带一盒去学校,结果被老师说成是搞特殊。直接导火索是在一次需要评比名次的课间操中孩子被要求不能参加,只能在班级打扫卫生。而且班主任老师公然说我小孩太坏,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什么都做的出来,她故意撞别的孩子。我当时在家里准备研究生复试,孩子下午坐校车回来脸色特别难看,一到家就哭了。我当时给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老师一上来就大谈对我家孩子是如何照顾,我当时很是恼火,不客气的回了一句:那还真得谢谢您的照顾,并且强调了一下我花钱让孩子上私立不是让孩子受气的。后来班主任老师挂了我电话,并且要求班级的另外另外家委会妈妈跟我联系,可能希望他们从中调和,这让我非常不理解,我拒绝了。然后我给老公打电话,在周一上课时我们送孩子去的学校,希望当面跟班主任老师沟通,但是被班主任老师拒绝了,并且微信被拉黑了。我和老公转而去找的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做了一番交谈,我们极其忐忑的离开了学校。我也一直在反思这样的处理方式,父母和班主任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非常不好。孩子内心什么都知道。此后什么要求也不提,但我很清楚,孩子在学校被班主任老师针对,数学课上总是战战兢兢,向老师问问题得不到细致的讲解,很多内容孩子都不会。孩子被班主任老师贴上了不行的标签,后面的一系列行为就会更加证明孩子不行。比如一道相对简单的题目别的孩子会做,而我家孩子不会,孩子也会逐渐否定自己。这是真的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要有清醒的认知,孩子需要的是耐心指导,不是武断的被扣上不行的帽子。 三、孩子在困境中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帮助我和老公都是农家娃出身,老公理科不错,在辅导孩子数学时很是挫败,也开始认定孩子不行。我本科学的是师范专业,也从事教育行业好些年了,这时我站出来坚决否决了老公的观点。我家孩子是慢热型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对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过程,我还是了然于心的。我告诉老公,孩子很好,需要耐心。孩子一年级由于没有完全弄好,上小学晚了一个月,其中考试英语满分,期末满分;数学其中考试98,期末97;语文没上学前班,刚入学时成绩44,其中考试80,期末考试92,这孩子怎么会不行呢;一年级下学期因为疫情都是网课。我不断的反驳着老公对孩子的否定,尽量在工作之余耐心指导孩子,但是有时候也很挫败。老公那段时间也比较忙,姥姥不识字,在学习上不能辅导孩子,小区门口有个托管班,把孩子送过去一次,人家老师比较严厉,孩子作业被撕了一次坚决不去了。最终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时孩子数学88 ,几乎垫底;英语96,孩子五岁时学英语,几乎都是满分;语文有很大进步,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95分。 四、我们最终下定决心给孩子转学学校有学校的考量,不会因为某一个孩子就更换老师。但是孩子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数学成绩是上不去的。我和老公进行了一番探讨,转学是有风险的,但是不转学孩子每天的境况太难熬了,我内心当中将最坏的情况作了评判,最终我们决定给孩子转学。在我的认知当中,小学阶段还是倾向于私立小学,虽然花钱了,但是付出相当的学费购买老师对孩子的指导也是值得的,但是也有风险,孩子在二年级下学期的经历说明花钱也未必能购买到孩子的快乐和在对学校生活的参与。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尝试改变,否则孩子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我担心孩子厌学甚至抑郁。 五、孩子在新班级适应的很好我们给孩子换了另外一所私立学校,非常庆幸的是,孩子在新班级中适应的很好,三年级新增加了一门科目是科学,语数英科四位科任老师都是二三十岁的中青年老师,孩子没有感到被排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潜力逐渐得到了释放。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孩子英语都是满分,数学和科学是A,唯有语文,我家孩子不太努力,懒得动笔,两学期都是B,我这当妈的内心很清楚,不能把问题归结到人家语文老师那里。孩子要努力,家长也应该起到督促作用。非常可喜的是孩子一改之前对自己的否定,不再说自己不聪明,自己很笨之类的话了;恢复了之前的自信,不断自言自语“我还是很厉害的”;对于去学校也不再是之前的极不情愿了,早晨六点起床坐校车时虽然也会嘟囔几句,但是整体还是比较开心的。老公也不再痛斥孩子不行了。家里一派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景象。 六、 结语在我的求学生涯和职业生涯中,我深知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伟大的天才,孩子身上是有其闪光点的。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我们的孩子被任何其他人贴上不行、不好的标签,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人云亦云,放弃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他们的依靠。帮助孩子,成就孩子,也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