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5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如何保证塑料的透明性

透明性衡量指标及透明分类介绍:透光率、雾度、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等是常用的衡量材料透明性指标。其中透光率和雾度二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要想透明性好,就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按材料的透光率大小,可将其分为三类:①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80%以上;②半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50%—80%之间;③不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50%以下。结晶性塑胶在成型冷却时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可见光遇到晶体后就会发生光的散射和反射,从而阻止了光的透过,表现为不透明。如果结晶的颗粒很小,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时,晶体对光的散射和折射小,也可以有透明性。对于非晶性塑胶,由于只是分子链的杂乱的冻结在一起,没有晶核和晶粒的生长,可见光由于波长较短,可穿过这些分子链的间隙,表现为透明状态。如何保证塑料是透明的?前面已经说过塑料透明性与结晶性有关,所以控制结晶度大小和结晶结构就可以保证透明性。通常方法原理有:①控制成型温度降低结晶度,如提高加工温度,降低模具温度;②控制晶型,多晶型的材料不同晶型透明性不同;③添加一些不影响透明性的有机或无机物提高折射指数;④加工过程控制取向度,降低取向度可以降低双折射。塑料中添加改性透明性(1)成核剂添加成核剂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促进结晶的小分子物质,异相成核增加了体系内微晶数量,减小了晶体尺寸;另一种是添加其他树脂,例如PP中添加POM,同样可以起到异相成核作用。(2)添加一些高折光指数无机物、能降低双折射物质以及抗雾剂。塑料成型工艺控制(1)温度主要是加工温度和冷却温度。加工温越高,可以消去树脂中的晶体结构,但是也应考虑低的加工温度,可以保留熔体内一些细小晶体,细小晶体也可以成为成核剂,产微晶从而提高透明性。冷却温度越低,冷却的速度越快,晶体尺寸越小,结晶度越小,从而透明度越高。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影响。(2)控制取向成型过程中取向越大,双折射就越大,从而影响透明性。(3)双向拉伸通常拉伸会有取向结晶,降低透明性,但是双向拉伸有时会提高透明性,因为双向拉伸使塑料制品中的晶体破碎,晶体尺寸减小,从而达到提高透光率,改善透明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