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1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再难 也要陪孩子度过这段时间

孩子出生第一年,家里老人经常劝我:“城里的生活压力那么大,不如把孩子送回老家给我们带吧!趁我们还有力气,帮你带几年,你好专心做你的工作,打拼你的事业……”  说我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是假的!毕竟在房价物价都在飞涨的城市里生活,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压力!
方法/步骤
1

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如果不陪伴在孩子身边,哪天她见到我,会觉得我很陌生吗?  2、如果不陪伴在孩子身边,她开口叫的第一个人不是“妈妈”,我会难过吗?  3、如果不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我不知道她在慢慢长大,不知道她在学爬、学走,没有看到她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会后悔吗?

2

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会!  于是就算有再多的困难,我也选择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就算我不能给孩子提供那么优渥的生活、每个月我的花销会更多、下班后我会忙成陀螺、累成狗……但我也不会后悔!因为——  1、孩子3岁前,父母的陪伴太重要了!  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母爱剥夺实验”

3

实验的初步研究  研究者把刚出生不久的小猴放进了一个笼子中养育,并且用两个假猴子来代替猴子的妈妈:  一个“猴子妈妈”由铁丝缠绕而成,触觉冰冷,但是它的胸前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奶头,只要小猴饿了,就能从中吸出奶水;

4

按照“有奶便是娘”的说法,大家都会以为小猴们会更喜欢第一个“猴子妈妈”。然而研究者发现,只有饿的时候,小猴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妈妈”会给小猴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5

实验的后续  但是,毕竟这个“绒布妈妈”仅仅是触觉柔软、笑容温暖,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妈妈,无法给婴儿时期的小猴带来真正的母爱。  后来,研究者把长大了的猴子们放回到猴群中,发现这些从小缺乏母爱的猴子,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发情期也不会懂交配或拒绝交配。即使人工受孕生下了小猴,它们也会残忍地虐待自己的孩子、或直接咬死。

6

但是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有智力有情感的生命,会本能地渴求父母的肌肤之亲、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以及轻柔的话语。这些因素,都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孩子能从父母的陪伴中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是孩子拥有健康人格的基础。而那些每天都陪伴着孩子的妈妈,朵妈想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带好自己的娃,的确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了,然而这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