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0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稻田养鱼技术

一、什么叫沟溜式稻田生态养鱼技术?沟溜式稻田养鱼是对普通平板式稻田养鱼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产量的一种养殖模式。在稻田内采取少插一至二行秧或插秧后往两边移动返青苗的办法,在田内开挖“十”字、“田”字、“目”字、“井”字型鱼沟,鱼沟宽60-80公分,深30公分,至田边1至2米止,并视田块的大小在田中的鱼沟交叉处开挖1至2个鱼溜(小坑),深0.5至0.8米,占田面积的0.7-1%,以增加鱼类活动场所和养殖水体,达到在稻田内渔业增收的一种养殖模式。二、稻田养鱼的好处!通过稻田养鱼在不多占耕地的情况下可以增产增收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通过鱼类的生长活动,实现增肥、除虫、松土和除草的目的,促进水稻增产,不但达到了鱼稻双丰收的目的,而且减少了农民除草薅秧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了化肥农药的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正使鱼稻成为原生态无污染绿色食品。三、什么样的稻田可以养鱼?用于养鱼稻田,必须是水源较好,交通方便,天旱不干,洪水不冲,泥脚较深,能排能灌,保水保肥,位置向阳的稻田,达不到上述条件,不宜进行稻田养鱼生产。四、养鱼前稻田怎么整理?一是要加高田坎。利用打田或挖沟的泥土,将田埂加高至50公分、宽50公分,并且夯实做到不垮不漏。二是要设进排水口及拦鱼栅。设进排水口是防洪防涝的重要措施,养鱼稻田的进排水口一般都开在田块相对的两边田埂上,并用竹条、钢筋、聚乙烯网片等设置拦鱼栅。三是开挖鱼沟鱼溜。鱼沟可以打田时先开或采取少插一至二行秧或插秧后往两边移动返青苗的办法,在田内开挖“十”字、“田”字、“目”字、“井”字型鱼沟,鱼沟宽60-80公分,深30公分,至田边1至2米止,并视田块的大小在田中的鱼沟交叉处开挖1至2个鱼溜(小坑),深0.5至0.8米,占田面积的0.7-1%。五、放鱼1.放养品种以鲤鱼为主,也可适当搭配草鱼、鲢、鳙鱼等,也可在养殖常规鱼基础上,进行虾、蟹、泥鳅等特种水产品养殖。2.放鱼的时间应该在插秧后进行。3.放养规格和密度。具体放养的规格和密度与稻田的肥力、水源的好坏相关。根据鱼类在生长期内5至7倍的增长,按25公斤左右/亩的产出需投放25至50克每尾的鱼种5公斤左右。鱼种放入田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如果是长途运输的鱼种,放时还要调节水温,装载鱼种的水温与稻田水温差要小于2摄氏度。六、管理沟溜式稻田养鱼简单的补充投喂少量的米糠、菜枯麦麸、厩肥等,同时做好防逃、防盗、防旱、防涝、防病、防敌害、防农药中毒等七防工作。七、收鱼一般在放水打谷子时收鱼,但也可带水打田,收完谷子后加深田水,利用此时的水温高,稻田内天然饵料丰富等有利条件,使鱼类继续生长1至2个月后收获效果更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