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7今日阅读:175今日分享:29

边远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汉阴县漩涡镇田堰小学是一所边远农村小学。我校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分析形成原因,探索转化策略和对策,使他们树立自信,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不但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需要,也是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此课题从学生、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比较适合边远农村小学实际情况的转化策略和对策,并对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边远农村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田堰村,是一所边远山区的农村完全小学,是一所管理规范、教育得力、安全有保、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共有学生一百五十名,生源分布散,服务五个村,学生家庭住址偏远。八名教师,七个教学班,每班有二十名左右的学生,但每班学困生都占有三分之一以上,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改变,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生发展,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成绩,阻碍着学校的发展。学困生是班级的弱势群体,在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左右下,我们曾一度轻视、冷淡过他们,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使我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学困生。学困生的智力、身体发育也许正常,绝大多数人也都有改变这种困境的主观愿望。为了给这些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我们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近况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比较普遍。同类课题在国外早有研究,但由于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给我们的借鉴意义不大。省内外也有许多研究,但大多研究把学困原因归咎于学生自身,忽略了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客观原因,如教师、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有些同类课题研究的对象侧重于城市学生,脱离了边远农村小学的背景,因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农村情况不尽相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比较有限。本课题研究试图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边远农村小学学生解决学困状况,缩小两极分化的方法与策略。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师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如何转化学困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实践意义:本课题着眼于学困生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关注学困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困生走出学习困难的处境,再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每个学困生爱学习,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学好知识,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一套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为边远农村小学教学缩小两极分化的局面提供一些具体的做法和经验,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五、学困生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也许正常,但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困难学生。既然他们的智力正常,而且有些人的其他学科成绩相当优秀,只要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帮助策略,他们的学困是可以转化的。也包括极少数道德品质较差,已经放弃学习的,或者确属智力低下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 六、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可以找到大量的理论依据,概括如下:心理学观点:心理学认为在需要、诱因和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需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的周围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提高是可行的。掌握学习理论:芝加哥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没有大的差别,只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加上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时间上为学困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教师就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最新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称为最新发展区,根据最新发展区理论,教育和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时,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应该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我们发现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有的模仿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好的画画智能和技能。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这些差异,才能教有所获。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理念。义务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教无类,学校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专家理论:1、侯一波的《一个都不能落—名师提升学困生的针对教学》。2、谢明初 苏式冬 徐勇的《数学学困生的转化》。3、家庭教育与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4、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的非认知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的研究。5、几种反映当代儿童观与教育观较为倾向儿童数学发展教育基本理论。如皮亚杰幼儿思维发展理论、费尔德曼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教学论等。6、《小学教育指导纲要》。7、陈鹤琴先生的理论。8、虞永平的综合理论。9、肖湘宁的有关数学教育的著作、理论。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学困生的类型: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型困难。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约为学困生总数的56 %。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2、能力型困难。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约为学困生总数的6%。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3、整体型困难。这类学生所占比例约为学困生的15 % 。他们的能力较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均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造成持续的学习困难。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否定评价,也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典型表现:1、思维发展的缺陷。著名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学困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较慢,常常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缺陷和能力欠缺。就知识学习而言,这种能力欠缺主要是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推测能力以及旁听能力等的欠缺。学科的特点要求他们在学习中能以旧引新,举一反三。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单靠别人教是不行的。久而久之,就形成大量的学困生。2、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内不认真听讲,不大胆开口,不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巩固,作业马虎、抄袭;不主动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注重完成老师布置的软任务;不认真完成作业;不会利用知识融会贯通,而是孤立地死记硬背;不会在实践中学习;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解;不认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习惯;不会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等。3、意志的缺陷。一些学困生也曾发愤学习过知识,但经过一番努力,效果不理想,于是逐渐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学习。他们最根本的缺点是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4、性格的缺陷。部分学困生性格内向、孤僻。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碰到问题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或低头不语,或轻声细语。小组活动时不积极参加,没有合作精神,缺乏自我表现的意识。 (三)弄清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学习,学生基础差,跟不上班,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适当、不合理,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1、缺乏上进心,学习目的不明确。2、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3、认知水平低,理解思维能力差。4、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合理。5、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 (五)学困生的转化策略:1、关爱学困生,优化教育环境,培养自信心。2、改进教学,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3、创设条件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4、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5、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制作问卷调查表,对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学习产生困难的时间、原因和他们的期望。2.比较法:在不同年级里采用不同的帮教措施进行比较实验,总结出最佳的帮助策略。3.教育教学实验法: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4.理论探究、经验总结法: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在充分吸取别人经验的前提下,立足本地特点,力争使课题研究有自己的特色。5、还有观察分析法,谈话、座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对象 全校学生中的学困生。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2)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3)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4)对学困生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 2、实施阶段:(1)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特点,针对学困生的现状和成因,设计研究措施。(2)进行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尝试。(3)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传写读书笔记和案例分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召开多次学困生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3、结题阶段: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初步取得以下成果:我们了解到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学习的热情,能自觉、主动参与。现在我就如何让学困生厌学转化为爱学谈谈做法和获得的经验。通过观察、询问、调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自身方面的原因:从某种层面上分析,学困生的学习障碍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 非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基本因素。学困生通常表现为:对学习知识的动机不明确,大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的动机不明确、缺乏上进心。他们没有树立我要学的思想。对知识不感兴趣,甚至想放弃学习,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内向、意志薄弱,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意志、自觉地达到目的的行为心理。学习优秀的学生都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而学困生则不然,他们在经历几次学习失利后就失去学习信心。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归类、系统总结的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学困生往往他们习惯于机械记忆,忽视意义记忆。知识学习中,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而学困生认为学知识只靠强记。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后面,有混的心理,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知识缺乏自信心。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学习基础差,跟不上班。 智力因素方面:缺乏质疑习惯,质疑是开阔与加深思维的重要方法。而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这种习惯。他们不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削弱了他们学习思维的独创性与深刻性。缺乏有意注意力及其稳定性,注意是心灵的开关,善于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窗户。有意注意力及其稳定性更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而学困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上课经常分心走神,学习效率很低。 (二)教材方面的原因:教材容量大、要求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习。教学内容太多,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不可能把课堂时间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训练。所以出现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内容设计脱离农村实际。有些内容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大。既缺乏具有丰富的知识,又缺乏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的优秀内容。学困生非常需要多读那些鼓励他们百折不绕、知难而进的好内容!如果我们的教材能更紧贴农村学生的特点,是不是能帮助减少学困生呢?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知识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生字,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难免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的教材在农村小学坚持使用下去,学困生恐怕是增多而不是减少。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学校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促成学困生的罪人。被曲解的分层次教学。许多农村小学不能正确地看待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考试名次两步曲。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为追求升学率,编了快慢组。被编入慢组的学困生便自暴自弃,教师也爱莫能助了。得不偿失的疲劳战,有些学校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随意延长学习时间,搞疲劳战。根据科学论证,小学生的每天睡眠时间应确保九至十个小时。但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八小时,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困倦、走神的现象,记忆力也明显下降。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取消了第二课堂。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教室、运动场、家庭这样的小空间里,除了课堂还是课堂,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思品课、综合课、劳技课、音乐课、美术课均与小学生无缘。试想,学生在学校里无快乐可言,他们还会有多少心思去知难而进呢?频繁地调换任课老师,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可能面临多次地调换老师,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磨合期,好不容易相互适应了,又被拆散,学困生就得不到老师及时的管理和帮助,在学困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在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时,教师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专业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系统正规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展示新时期教师的风采,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往往因为对某位教师失去信心,而对其任教的学科失去兴趣。教学理念陈旧,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课堂设计单调,方法呆板,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和求异思维训练,长期下去使学生养成偏狭的思维习惯。有些教师跟着应试教育指挥棒走,忽视基础知识,造成课堂死气沉沉。这些都会导致学困生的增长。课业负担重,教师的课业负担太重,任双主课,还要跨年级,根本没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帮助与辅导。缺乏敬业精神,也有少数教师无意长期从事教学,不愿意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经验,不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他们看重的是分数,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耐心,听之任之,误人子弟。 (五)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电视、舞厅、游戏、桌球等娱乐设施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诱惑着广大小学生,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腐蚀了广大小学生。许多学困生也就被引入歧途。 (六)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农村家庭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例如:有些学生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父母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外出工作,子女无人教养,留守在家,缺少温暖和乐趣,导致其对学习丧失信心。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袒护,致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的坏习惯。有些家长则认为学习并不重要。还有许多农村家庭生活状况极其困难,不能为子女及时购买学习用品,更谈不上为孩子添置必要的学习资料,如字词典、课外读物等,有些学生就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十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阅读了许多理论书籍,为学困生的转化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学困生帮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就能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成功的愉快,引导学生走上爱学的道路,以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爱心帮助学困生。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现实意义。可以讲大道理,使学生感到国家的建设、交往、工作需要知识,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同时讲小道理,即结合他们自己的前途,使他们懂得掌握知识对他们将来就业和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习惯入手教起,教师就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学好知识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学好问、大胆开口、普通话准确、书写规范、善于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等。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方法是指:预习,找疑难;听课,边听边思,解除疑难;巩固,积极巩固训练所学内容;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记忆所学知识;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 (五)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持久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努力做到:精心备课,为学生设计各种有趣的学习任务;把游戏、简笔画、实践活动带入语数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使用直观教具,多利用真实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 (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把学困生均匀地分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给他们每人配一位成绩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分心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提醒,偷懒时可以得到及时的监督,成功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分享。 (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她。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入学后,他们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老师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种现实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就会缩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就会相应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事。因而教师应用爱心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因为他们是学困生而贬低、排斥他们。要辩证的看待所谓的学困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同其他的同学一样都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中。对学困生要加强个别帮助与辅导。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流,给他们关爱。借助教师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诊断性测验等方法,查明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进行有目的帮助。 (八)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教师要多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九)总结成绩,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如果教师对学困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欣赏,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明显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继而信心倍增。 (十)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通过开辟习惯养成表扬橱窗、校园广播、墙报、手抄报,在公共场合设立宣传栏、三好学生表扬栏等;学校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数学竞赛等,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困生。 (十一)建立学困生进步档案袋。教师要及时记录学困生的进步情况,把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放进他们的档案袋保存下来,如一次清楚的作业,一张考得较好的试卷,一次小组活动的回答记录,一次品德的展示。多次的小进步,就会积累成一个大飞跃,当他们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时,就会坚定地继续前进。 (十二)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十三)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具体做法是: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在作业中体验快乐。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不管原因何在,都需要老师多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之明白学习乐趣所在。正确评价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 十三、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虽然研究学困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研究的对策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从学校的角度去研究比较肤浅。因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较复杂,既有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基础,智力与能力结构;非智力因素水平,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及身体状况等自身因素,也有教育、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因素。学困生的出现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失误造成的,农村家长不太重视教育,大多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转化学困生不能只是学校、教师孤军奋战,要社会、学校、家庭、老师、家长共同努力。 十四、建议与设想 在帮助学困生的教学实践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学校的配合。在此我们建议:(一)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小学教师一定要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多举办一些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比赛和岗位培训,多开展一些送教下乡的活动,促进他们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二)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急待提高。(三)学校在安排任课教师时,是否考虑进行小循环,让他们为高、低段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四)教学中要做到治疗与预防齐头并进。让预防涵盖所有的学生,而治疗仅仅指向学困生。学困生的形成有错综复杂的原因,而帮助他们转变学困的局面更是一项艰巨漫长的任务。但只要分清原因,措施到位,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被转化的。小学阶段是双高双普教育的关键阶段,能否将全体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和劳动者,关系到普及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道路长,任务重,但我们别无选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