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73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差异

教育创新是指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为引导,通过对教育体制、组织、教师、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的革新,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改善教育治理的创造性行动。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正在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今天,我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教育经费逐渐增多,各级教育的供求关系已经极大地改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通过教育创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工具/原料
1

创新教育课程

2

创新教育手册

方法/步骤
1

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知识的复制和积累,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感知和记忆的水平上。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由感知与记忆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创新教育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提高人。

2

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而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级性行、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

3

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学生如仓库一般存储知识、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唯一的结论。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存储知识的多少和对知识掌握得正确与否,注重权威和标准的认同与接受。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多方面成效及表现,不单纯以分数和成绩评定学生的好坏。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4

创新教育对学生有很大重要性。首先对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创新能够变更人的思维方式,从单一直接的简单模式到多方面、扩展的、间接性的综合模式。它既不受基础知识框架的束缚,也不受知识能力多少的局限,它是一个充分展示自由、展示天性的传导体。创新能够激活脑部的兴奋因子,让原来沉寂的细胞开始活跃起来,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彼岸。在奋力前进的过程中寻找更好、更快、更合适的动力和理论依据,成为人们乃至社会大阔步前行的保障和方向。

5

创造性能够让思维变的开阔,让原有的理论不在那么坚固,让思想变得独特,让神经变得敏感,让手段变得灵活。创新就如同把学生置于汪洋的大海中,需要靠着生存的意志和敏锐的判断力去寻求一切可以利用和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最后创新就要改变“教师说,学生记”的老观念和学习方法,把学生推向主动的舞台上,让学生提问题学习。把“逼我学”的学习模式彻底推翻,变成“我要学”,让学生在提问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和对已学知识的否定和再学习的要求。创新能够使他们找到各自需求的学习方法,产生学习兴趣,并加以深化和揣摩,变之为自己学习的利器。再将来的生活实践中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和生存的价值。

注意事项
1

教育创新是对旧传统的变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

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创新教育一定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人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