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80今日阅读:57今日分享:41

父母与孩子间应怎么交流

相信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觉得和孩子交流很困难,有时候多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还要保持适当的沉默,那么具体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多交流了?
步骤/方法
1

不能承受之“闷”  孩子的不说话,往往令父母不解,通达一点的家长也许不会干涉什么,有的家长则会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力图弄清孩子每个举动背后的原因。不过,通常都适得其反。为了保证成长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地长大、成熟,孩子们必须让自己跟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2

张而不驰、劳而不逸  父母的本意是摒除外部干扰,营造出一个轻松、理想的学习环境。殊不知,如此一来,孩子们像被扔进了一个绵长的洞穴。他们趴在洞穴里,感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和监督,没日没夜地学习,纵然衣食无忧、冷暖不愁,却难免有与世隔绝、不见天日的感受。可以肯定,这种战术多数情况下会收到反效果。  爱因斯坦曾告诉记者:“成功的公式是A=X+Y+Z。A是成功,X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所以,家长要让孩子走出洞穴,接受阳光和微风。也许是去运动一会,也许是看个电影,也许只是简简单单做点家务。有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再投入到学习中,自然会事半功倍。

3

父母内心焦虑的折射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关心、责问等与孩子的种种互动背后,都或多或少隐藏着他们自己关于高考、关于孩子的焦虑。而全家打哑语、娱乐活动全屏蔽、过分的叮嘱等,不过是用来缓解他们自身焦虑的一种方式。  当父母们无意识、自顾自地释放焦虑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高三又是个特殊的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分外敏感。当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父母的焦虑之后,自然会想,爹妈都慌了,我能不慌吗?于是乎,孩子与父母的焦虑情绪相互感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何很多孩子会对父母如此排斥的真正原因。  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术,父母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抛开“一考定终身”的谬论,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不可过分夸大高考的重要性。人生是一次漫长的积累,需要依靠诸多量变来实现质变和飞跃,若只以一次考试就将整个人生定型,岂不是很荒谬吗?

4

孩子:你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换位思考,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既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苦心,也为沟通奠定了基础。  第二,用平和、平等的心态和父母交流,告诉他们你的感受、你的所想所求。  第三,先让父母摆出放心的姿态,你再做个令人放心的孩子,还是你先做个令人放心的孩子,再让父母真正地放心?这个问题应该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更容易抉择吧。你可以告诉妈妈,不唠叨你也能发奋学习,适当娱乐一会儿有益于学习……如果口说无凭,就做给妈妈看吧,用切实的行动证明!

5

家长:别强迫孩子和你说话  在家里,不放纵也不密闭,让孩子认真学习之后,可以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喜欢的节目,善解人意的父母还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放松,如请孩子看一场电影,或一家人去近处的景点游玩;在家里,父母要适当地保持沉默,十几年的家人,很多时候,眼神、微笑、小动作都能准确地传递出信息;在家里,孩子拥有学习上的自主性,因为寒窗十二年,没有人比他(她)更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如有必要,父母可以与孩子沟通,征得孩子同意之后,再提供帮助或是简单的督促;在家里,相对于物质上的丰盈与面面俱到,精神上的富足与自如、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更重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