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26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41

香港旅游交通工具全攻略

香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去香港旅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有一些省钱及省时的攻略的,下面就来观看一些了。
出租车
1

香港的出租车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蓝色与绿色,主要是根据行驶区域的不同,对颜色进行区分。所以我们只要一看颜色就知道,这辆出租车平时是在港岛九龙或是在新界或离岛运营了。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从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许多香港服务业人员都学会了普通话,但也许是大陆游客打车的人还是太少,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有许多听不懂普通话,最好在上车之前先把目的地写在纸上,上车之后交给司机看,大部分出租车司机还是懂得看简体字的。

2

香港的出租车大多以日本丰田为主,规定的最大乘客量是五位,即前排一位,后排四位,所以如果去的地方近的话,又是五人结伴同行,那么还是打出租车来得方便和便宜。根据新收费,市区出租车起步价20港元,车资在超出72.5港元之前计价器每跳1.5港元,其后每跳1港元;新界出租车起步价16.5港元,车资超出55.5港元前计价器每跳1.3港元,其后每跳1港元;大屿山出租车起步价15港元,车资超出132港元前,计价器每跳1.3港元,其后每跳1.2港元。比如我们经常去的香港美食区:香港老机场启德机场所在的九龙城,从九龙塘的地铁出口打车去也只要18元港币,而坐车,每个人是4.5元的小巴。

3

香港自由行:“打的”省钱全攻略

天星小轮
1

天星小轮服务原是由一位著名的波斯火教徒卢先生创办,并以为名,约十年后(即1898年),目前我们熟悉的天星小轮,九龙仓向卢先生购下了全部股权后,便正式成立。

2

经常来往于维多利亚海港的天星小轮服务,最早期收费为每人五仙。时至一百年后之今日,上层票价比其它过海交通工具,显然仍是最廉宜的选择。

3

丽星由最初仅拥有4艘以烧煤炭发动的单层船只,扩展至目前拥有12艘烧柴油的内燃机双层船。而两艘最新于1989年加入服务的“金星”及“世星”,设有750个座位,载客量较旧有传统的渡轮多出二百人。

4

天星小轮也是香港绝无仅有的入选香港十大浪漫景点的交通工具。想想看2.2元港币的船资,你就可以享受海风吹拂和无价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夫复何求!

5

天星小轮的运营并不仅是从尖沙咀到中环这条,但这条无疑对于游客是最有吸引力的。强烈推荐所有到香港的游客都要尝试一下这种物美价廉又十分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香港电车
1

说到香港有轨电车,那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也有有交通工具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或是象征的,比如伦敦的马车,北京的人力三轮车。但香港的电车是又不一样,既是香港的特殊景致,又是普通游客可以坐得起的交通工具。

2

大家可能会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看港片的时候会看到不少穿梭在香港各地的电车。同样的有轨电车,我只在国内的长春坐过,真的是好像回到了上个世纪初,采矿工人下班之后坐着工地的有轨电车回家,穿行在繁体的夜幕中,隐约闪烁的是车顶的灯,昏黄的灯泡把乘客的背影拉得老长,而窗外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则为黑黢黢的窗户填补了色彩,在半梦半醒时向外望去,像是万花筒的感觉。

3

自1904年起,香港电车便在港岛北部沿海岸线运行,穿梭港岛东西;近百年来,见证了香港的兴旺发展,至今电车仍然是本港最具效率及经济实惠的公共运输工具。现在,拥有及营运着163辆电车(当中包括两辆充满怀旧气息的古董旅游电车),被誉为世界上仍在服务中的最大双层电车车队,每日平均接载24万人次的乘客。

4

首批电车共26辆,电车车身于英国制造,以组件形式运抵香港后再在本地工场装嵌。首批电车全部为单层式设计,其中10辆为头等电车,车身中央是密封式,靠边直放两行长椅,而车头、尾部分则采用开放式设计,可载客32人。其余16辆为三等电车,车身是全开放式,两旁没有旁板,横放6排背对背长椅,可容纳48人。

5

香港有轨电车还担负着香港的怀旧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故事”主题展厅中,便有一辆原始尺寸大小的香港有轨电车,静静地伫立在那,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不同时代的人群,默默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历史。

6

香港电车的价钱也是老幼无欺,价格公道,从太古到中环,横贯港岛东西也只要两块钱的港币,坐地铁则要七八块钱。香港人又把电车叫做“叮叮”,因为早期的电车运行的时候总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7

香港的电车可能也是最常上电影的城市道具之一。周末的夜晚,忙碌了一个星期的白领女子,在中环的兰桂坊疯狂了一个晚上之后,踏上回家的电车,脱下寂寞的高跟鞋,看着窗外的繁华夜景,和内心的孤寂造成的巨大反差。

8

坐香港电车,很是感觉到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味道。

9

有轨电车6条主要路线分别如下:筲箕湾至上环街市,筲箕湾至跑马地,北角至屈地街,跑马地至坚尼地城,铜锣湾至坚尼地城,上环街市至坚尼地城。

香港地铁
1

香港的地铁,当地人称为MTR,作为游客来说,经常搞不懂香港的巴士系统,所以地铁成了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许多大商场也是兴建在MTR上,方便购物。

2

首次提出建造地下铁路系统的建议是在1967年,由政府任命的费尔文霍士及施(Freeman, Fox, WilburSmith and Associates)研究后提交。香港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市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两个主要因素。

3

当时,由于地理环境关系,香港人口有大部份人是居住在人口密度极高的背山面海狭长地区,此亦乃建议兴建地下铁路系统的原因之一。因为如要在市区里发展道路网以改善交通情况,非大量拆卸楼宇不可。

4

1973年,香港政府决定与四个国际大集团商议,打算将工程以固定价格,单一合约的形式批出。在此之后,更正式成立,取代临时管理局,监督工程的进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