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62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古建筑之天圆地方亭解析

天圆地方亭指下层檐为正方形,上层檐为圆形的重檐亭。在古代,人们认为天为圆形,地为方形,常以圆喻天,以方比喻地。如北京天坛为祭天之所,主要建筑圆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皆为圆形。 而地坛的主要建筑方泽坛等则为方形。天圆地方亭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这种认识和崇拜。
工具/原料
1

耐心

2

对古建筑的兴趣

方法/步骤
1

天圆地方亭指下层檐为正方形,上层檐为圆形的重檐亭。在古代,人们认为天为圆形,地为方形,常以圆喻天,以方比喻地。如北京天坛为祭天之所,主要建筑圆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皆为圆形。 而地坛的主要建筑方泽坛等则为方形。天圆地方亭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这种认识和崇拜。

2

上层檐为圆形,喻天,下层檐为方形,喻地,天在上,地在下。故而创造出了天圆地方这种组合亭的建筑形式。在故宫、北海等皇家园林中都有这种形式的亭。北海五龙亭之首的龙泽亭,就是一座天圆地方亭,故宫御花园中的万春亭、千秋亭也采用这种形式。

3

天圆地方亭下层檐为一开间或三开间的正方形亭,在下层檐檩(或柱) 上安井字梁,作为承接上层檐的骨干构架。在井字梁内角安装抹角梁, 抹角梁的轴线位置由上层圆形构架平面柱位定。在正对下层角梁的位置,要各安装童柱一根,以承角梁后尾,然后,每面再加安童柱各2根,形成十二柱圆亭的平面形式。

4

支承童柱的井字粱及抹角梁形成八边形内壁,为与上层圆形平面相合,也往往把这部分砍斫刻贴形成圆形。支承上层檐的童柱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承椽枋、围脊枋(或围脊板)围脊楣子、檐枋(或额枋),柱头以上部分按一般圆亭做法,置趴梁、抹角梁 金檩、由戗、雷公柱等。

5

天圆地方亭的特殊部位是应该注意的。由于这种亭子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圆形,当下层的平屋面以一定角度(或五举,或五五举) 与上层圆形的侧面相交时,其交线不仅从平面看是一条弧线, 而且从正立面看也是一条弧线,这条孤线中间低,两端高,如果是椽子与承椽枋相交,则中间部分的椽子先与承椽枋相交,交点在枋子侧面的下部,两侧椽子继续向上延伸,交于枋子侧面的上部。

6

这种平面与弧面以一定角度相交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同样反映在瓦面上,使瓦面, 围脊也形成中间稍低,两端渐高的弧形。为避免这种现象,有时将瓦面上的的围脊处理成直线脊,使围脊与下层檐口相平行。

7

北京故宫御花园的千秋亭、万春亭即采用了这种方法,避免了脊饰与檐口不相协凋的现象。

注意事项
1

多看多问

2

多动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