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8今日阅读:128今日分享:10

澳洲:放手让孩子勇敢做自己

James太太一家要搬家了,她要搬到老人院去,这在澳洲是常见的养老方式。昨天,我推着两孩子路过她家美丽的花园时,她热情的招呼我们三人进去坐坐。她细心的拿出了不少玩具,安顿好两个孩子,James太太端出浓浓的奶茶,我们得以在柔和的夕阳下安心聊上几句。跟James太太只能说是脸熟,对于她的私人情况,一般不会轻易打听,除非人家愿意说出来分享。果然,即将离开旧居的James太太对我打开了话匣子,我没有料到,她接下来的这一番话,是这样浓重的敲击到了我的内心。James太太是个园艺家,退休后还在多个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可谓是个颇有建树的学者。然而,她先生却是个卡车司机,五年前去世了。他们育有五个子女,大儿子是政府开垃圾车的司机,二儿子远在英国安家,三女儿是个警察,已经在十几年前因公殉职,四女儿是个动物饲养员,最小的儿子在远郊的农场工作。乍听到这一番话,我的表情肯定有些不够淡定,被James太太看出了我的心思。睿智的她没等我的发问,就一一解答了我的困惑。“我嫁我的先生,就是因为我们相爱,彼此做什么工作,并不影响我们的感情和生活。我的五个子女,他们选择什么工作,都是他们自愿的选择。我一点都没有强迫他们,甚至都没有告诉他们,应该去做什么,而是你喜欢什么,做什么开心,就尽管去做吧。所以,五个孩子在上大学选专业时,我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大学毕业后,他们的人生更是由他们自己做主。”“大儿子从小有洁癖,他的理想就是清扫垃圾;二儿子在英国留学,爱上了当地的女孩,他问我同意他为了爱情留在英国吗?我当然支持了;三女儿从小正义凛然,嫉恶如仇,她选择做警察,工作是难免危险的,但是她非常热爱,她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我心里是痛的,但我知道,她和我都不会后悔;四女儿爱动物胜过爱她自己,而且她一直都没有结婚,她把一生的爱都奉献给了动物;小儿子热爱大自然,现在做栽培工作,跟唯一我的专业稍微接近些。”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容的,满意的,那是一种掩饰不住的真心的快乐。我想着我原来的那些困惑,顿时觉得自己的渺小,而眼前这个瘦小的老人却如此高大。按照我的传统教育和自身经历,选择先生肯定是在跟自己相配的“圈内”选择;而关于孩子,不管我愿不愿意,人人都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处处为孩子谋个好生计和好人生。就说我自己,为何最初会考师范做老师呢。其实,根本不是我的选择,初中毕业,妈妈担心我上高中学数理化太辛苦,因为我理科一直不如文科好,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嘛就考师范吧,将来出来做老师,工作文质彬彬,稳定,适合女孩子,而且还好找对象,因为女孩做老师,将来成家了还很有时间照顾家庭,是个找对象的抢手行业呢。当时的世风,我们是没有选择的习惯的,妈妈说的就是有道理了。妈妈也是个时代的产物,当时她的选择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在小的时候,没有人会问我们,你喜欢读这个专业吗?你喜欢做这个工作吗?因为家长认为我们是孩子,孩子还小,因此是不懂得选择的,当然由大人来安排。等我知道自己做什么才真正开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又没有选择的条件了。因为,在我们国家,你入了一行,要想轻易跳出来重新开始,有一大堆东西绑住呢,譬如专业、文凭、职称、工作分配、人脉积累等。所以,虽然后来我又上了大学、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依然很难跳出教师圈子,长长的教师经历出现在简历里,找你的单位自然都是教育行业了。可是幸运而又不幸的就是,我是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其实,我并非不喜欢教师工作,而是我有更喜欢、更让我从心里愿意去拼搏的东西。工作对于我而言只是工作,谋生的工具,责任大于开心。在多年以后,那种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去追求的机会,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再反观现在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所谓的“好”安排,读书追求好成绩,为此牺牲很多他真正开心的事情;考大学为他选择所谓的好专业,将来好找一份好工作,而这个好工作,又无非是“工资高,地位高,不要有危险,不要太累……”。这样,孩子就不会受苦,就能一生过上好日子。从这种心理看,家长对于孩子的用心,真的也是良苦的。只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以及现在为人母的角色,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思考和抉择,我该为孩子做出选择吗?我能决定孩子的将来吗?或者,我应该去干涉孩子的选择和走向吗?从心灵的角度出发,我深知一个人,如果他爱上一个人,爱上一件事,爱上一种生活方式,他会怎样的甘之如饴,哪怕他的爱人也许不是传统中的“门当户对”,哪怕这件事,是一件世俗眼中不太入流的事情,哪怕这份工作,收入不高、无权无利,但是,如果这是他发自内心的需要,他都会始终带着开心去投入,而且他能享受,能坚持,最终让他成就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未来都是未知的,事情是不断演变的,而心的真诚和知觉是最真实的。从世俗的角度看,我深知社会和传统的力量,让人的选择和观念都不由得随大流。我试问我自己,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我喜欢挖煤,我去做煤矿工人好吗?”“妈妈,我喜欢去流浪,你同意我暂时不读大学去流浪几年吗?”……也许更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有,我该怎样反应?我是大大的阻拦和劝解,还是说:“孩子,如果你觉得你想清楚了,那么就去勇敢尝试吧。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边走边看。”思来想去,从情上,我有些舍不得,但从理上,我却应该放手,或者我要勇敢让自己放手,让孩子真正去做自己。当然,前提就是,我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独立能力和担当责任的个性。如果某个决定是孩子经过了深思熟虑做出的,我一定要努力说服自己,让孩子勇敢去尝试吧。把决定权、选择权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去构建他们自己的理想人生。我这个做家长的,给他能力、给他鼓励、给他支持,不为他的选择而不安,更不为他人的不解而动摇。这就是这个澳洲老人给我的一种信念,我也许没有她做得那么好,但最起码,我懂得了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坚定信念——孩子不是私人物品,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真正爱孩子,就让孩子勇敢做自己。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