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51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太宰、相国、行人是什么职位

1、太宰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其中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当时的太宰是百官之首。但后来由于王室的衰落,太宰这个官职的重要性在春秋时期下降了许多,以致于被排除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外。周朝之后太宰一职被停止使用。2、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后嬴政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于是暂时废除了相邦职务。汉王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相邦职位,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3、行人,管朝觐,聘问。类似外交部的礼宾司。扩展资料:1、太宰,殷商时始置,周时沿置,改称冢宰。其职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为天官之长,宰相之任,百官之首。简称宰。秦、汉时不设。北周时仿《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隋、唐时废。宋代于崇宁间曾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旋于靖康末复旧称。明、清时六部尚书,其次序以吏部为首,故习惯上用作吏部尚书之别称。二、三代时掌膳馔的官吏亦称太宰。2、汉朝第1个相国是韩信,然后是曹参第1次任相国、傅宽、萧何第1次任相国、樊哙、周勃、萧何担任,萧何第2次任相国死后,曹参继任。曹参第2次任相国之后,暂时不设相国。吕雉死后,他侄子吕产担任相国,吕产之后直到东汉中期,一直无人担任相国职务,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就任相国。相国名称成为萧曹二人代名词。3、《周礼·秋官司寇》之所属有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又有小行人,职位稍低。大行人掌接待诸侯及诸侯的上卿之礼,小行人掌接待诸侯使者之礼,并奉使前往四方诸侯。参考资料来源:-太宰参考资料来源:-相国参考资料来源:-行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