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9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申论考试中最常用的5种论证方法

申论写作,本质上就是提出观点,然后论证、阐述清楚。要论证观点,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课程中我们完整的讲解了如何举例论证、借助材料数据等进行论证。今天,再将之前撰写的一篇文章进行适当的整理,集中诠释一下常用的论证方法。  就申论的写作而言,最重要的能力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语言表达;另一种是思维论证。作为模拟行政的一种方式,申论区别于一般性考试的特点就是其语言表达的规范化、理论化和行政化,所以我们能从语言上轻松的判别一个人对申论乃至行政文化的理解程度。申论说到底还是议论文的写作,自然不会超越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所以掌握一般性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思维十分重要。
方法/步骤
1

理论论证.别有风情。  不要眼巴巴的等着讲概念,这不是小学课堂,我们不需要拿小板凳、抬头挺胸乖乖的坐好,打破常规,最高效的掌握技巧。  任何成功其实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申论的学习与提高也不例外。申论写作中,“实际”就是材料反映的案例、资料及你自己合理的拓展(注意是合理,不是天马行空、自由飞翔),而“理论”就是要解决相关主题性事件所涉及的依据,比如你讲“三农问题”,就自然会想到“中央一号文件”,会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环保,就一定会涉及到“美丽中国”,这就是理论的运用!  因此,要学好申论,就请乖乖的熟悉最最常规的行政理论,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美丽中国”等等。  不要说什么没啥意思,要知道这些都是基础的基础,试想:你要去讨媳妇,也不精心打理一下自己,穿上大头皮鞋、扎上红色领带、套上笔挺西装、再来一个超酷的弥勒头型(纯属个人经验),能容易引得来“金凤凰”?  机会永远是留给最努力、最有准备的人。

2

举例论证.没那么随意。  嗯,同学,不要激动,你想的很对,举例论证是一种比较简单也是运用普遍的论证方法。但是,我的同学,举例也是有要求、有技巧、有品位、有讲究滴!  来,我们接着举相亲的例子进行说明。  姑娘问:你准备怎么表达对我的好感啊?小伙子羞答答的开始陈述:我会帮你洗袜子、我会帮你做饭、我会帮你买花、我会陪你逛街、我会帮你吃饭...(很长,根据自己的品味,自己罗列去)。  不可否认,如果你能做到这些,有理由相信你是个好标兵,但人家姑娘相信吗?讲的累吗?没准你还没讲完姑娘就玩自己的QQ去了!  问题在哪?对啊,列举的信息不典型、没抓住关键呐!怎么改?  如果小伙子这样答:主动和你接近,没事和你唠嗑,有机会就暗送秋波,附:按月全额上交工资(注意配合手势)。  瞧瞧人家,是不是高明多了?  好了,你也不要误会,举以上的例子,只为告诉你运用举例论证应注意的两大关键:第一,注意提炼,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二,塑造典型,一击必中!当然,不要忘了案例一定要与议题有关系、有关联,不能为了举例为举例。

3

因果论证.严谨而寻常的风采  首先要指出的是,因果论证基本上是每篇申论写作都会运用到的方法,是每位备考者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这一方法,我们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解析:  问:什么是因果论证?  花木君:不是说不讲概念的嘛。一言以蔽之,就是分析你提出相关论点、导致主题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注意,是主题性问题,而不是个例)。  又问:分析原因有木有技巧?  花木君再答: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呢?重要的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作答时立足材料及你的论点进行说明。从宏观上来讲,分析原因一般都会涉及思想意识、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监管、社会教育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层次划分的形式来思考,如内因是什么(主导原因),外因是什么。此外,抓“主体”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政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企业方面存在哪些弊端,民众方面又有哪些问题。当然,具体的分析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法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如“导致城市暴雨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是“下水道排水不畅”,为什么排水不畅?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为什么不合理、不完善?因为领导不重视、错误政绩观的误导(环环相扣).....  此外,运用因果论证时,请有意识的注重将原因分析与下文提出的要求对应起来,这样有助于增强行文的内在逻辑性与对应性。

4

对比论证.别有神采  对比,有两种,一种是正反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另一种是横向对比,更简单的说就是中外对比。正反对比比较的简单,就是我做好城市规划有什么意义,我不做好城市规划会导致什么不利后果,这样一对比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中外对比,需要立足材料本身,或者通过自己的积累,有效的将两种情况引述出来。  这种方法比较的简单,但一定要记得:对比后要有结论,这才是对比的意义所在。

5

引证法.风度翩翩  估计是受中小学语文老师的迫害比较多,很多同志在申论写作中喜欢时不时的来一上那么一句古诗词、歇后语,估计还自诩风骚的别致、有才的不得了!在此,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转承、总结中,不要轻易去套用诗词、俗语,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准确、恰当,不恰当的引用只会丢分。  记得某次阅卷中“滔滔不绝”的考生“前赴后继”的用上了“莲发藕生,必定有根”,这就有些坑爹了。也提醒大家,在平时要注重积累,这样你所引述的内容才能更加的准确,更个性化、更驾轻就熟!  别犯困,竖起耳朵,最后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有人说,申论就是抄材料!同志,要么你在哗众取宠、别有用心,要么你在侮辱出卷人的智商,也低估了考友们的情商。是的,申论写作需要联系材料、联系理论,但这是有度、有技巧的。比如材料中如有某位重要领导人的讲话、言论,可适当的引用,用于总结、归纳那是相当的好,而一般做题时需要立足材料来梳理、提炼,绝对不是直接抄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