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35今日阅读:86今日分享:14

从皮肤改变看肝硬化

从皮肤改变看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细胞变性坏死性疾病。病位虽然在肝脏,但是其影响却是全身性的。不但脾、肾、脑等内脏器官可以受到累及,连体表皮肤组织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皮肤颜色改变】 慢性肝病患者往往面色灰暗甚或黧黑,称为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增加,使硫氨基无法正常抑制酪氨酸变成黑色素所致。当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所分泌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不能代谢,促使黑色素分泌增加。此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表现为皮肤黯黄,无光泽,还可有黄褐斑及黄色瘤形成,系血内类脂质浓度增高,沉积于皮肤所致。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异常时则可见患者皮肤、巩膜不同程度发黄。 【皮下小动脉扩张】 代表性体征为肝掌和蜘蛛痣。肝掌是指手掌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色如朱砂,加压后即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蜘蛛痣往往在面、颈、手、胸、臂、背等处出现,中心小红点是小动脉,周围放射状红丝是毛细血管,形似蜘蛛,直径约0.2-2厘米;用笔尖压中心红点,周围红丝可消失,放开后又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的出现都是肝功能受损后,体内雌激素的大量堆积,以致引起体内小动脉扩张而造成的。 此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可由于胆汁沉积于皮肤而引起瘙痒;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减少、脾亢、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造成出血倾向,可见皮肤紫癜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