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46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老子提倡的养生之一

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父母性交(即“牝牡之合”)而产生的,而性合之源则在于精,婴儿的生命力最强,婴儿无知无欲,无畏无惧;筋骨柔弱,可是小拳头握得很紧;还不知道性交,可是小阴茎常常勃起,这是因为他精力旺盛;终日号哭而声音不嘶哑,也是因为平和无欲因而精气充沛,所以,老子提倡平和无欲的养生方式,惜精爱气,厚如赤子,讲求房事的“质”和“量”而不要纵欲,这就是后世房事养生研究的基本思想。握固,是传统养生方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基本手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养生功法当中。有史可查首先将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的是晋朝的著名养生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导“握固守一”。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6?1中恶病诸候》上也有介绍:“〈养生方〉导引法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法屈大拇指,着小指内抱之。”随后,《云笈七签》上记载:“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意思是说,握固之法,就好像关上房门一样可以静心安魂;同时握固可以固护精气,明目延年;整天进行握固,还可以辟邪防毒。可见,握固对于“精气神”的固守具有一定的作用。握固的具体方法  对于握固的具体方法,许多养生功法书上都有记载。《道枢?6?1众妙篇》说:“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握固”就是将左右手的大拇指掐在其它三个手指的掌指横纹上,或者是置于手心,用其余四个手指握牢,然后可以将左右手拄按在腰腹部或背部。《寿世青编?6?1十二段动功》记载:“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诸病源侯论》说:“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苏沈良方》认为:“以拇指掐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  这些说法大同小异,都是将大拇指握在四指当中,不同之处在于大拇指尖位于哪个手指根部,有的认为是食指,有的认为是中指,还有就是无名指和小指。少林八段锦当中提倡的握固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握固的具体功效  从上述的前人记载来看,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摄精气。因此,可以认为握固所作用的人体系统应当是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属性为木,主升发,能疏泄情志、调畅气血,其中肝经系统包括肝、胆、眼睛、筋、爪甲等组织器官。肝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侧旁。肾属性为水,主封藏,是生长发育之本,肾经系统包括肾、膀胱、耳朵、骨、头发等组织器官。肾经系统的经脉运行在身体内侧。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平时互相协调配合,可以使人体精气收藏、气血布散,长期坚持可以安定神魂、辟邪防疾。中医学指出:“瘦人多虚火”。经常性鼻干咽痛、脑热耳鸣、手心发烫且容易烦躁,长期坚持这个手势后,这些症状均可得以明显改善。“握固”固的是肾精肾水,可以来滋阴降火(虚火)。握固对那些习惯性口腔溃疡、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容易上火生气的人士会有很大帮助的。在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中,讲到《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时,提出应当“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表明他(她)精血旺盛。握固能固精补肾,有利于乌须黑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