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86今日阅读:133今日分享:12

釉里红瓷器为什么珍贵

釉里红瓷器是用铜红釉绘画纹饰于胎体之上,然后覆盖一层透明釉,置于窑内高温还原焰烧制,做工与青花工艺相似。但釉里红瓷器的着色剂为氧化铜,在高温烧制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低了会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温度高了铜离子挥发会出现飞红或褪色。工艺的难度造就了釉里红瓷器的稀少名贵。
方法/步骤
1

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因为当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烧制温度偏低,呈现红紫、黑灰、荤散等效果,主要偏紫黑。出土的精品瓷器多勾线点染,用笔自然。胎体多为白或灰色,胎体有接痕,底部露胎处有火石红色。

2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釉里红在烧制技术上较元代有所提高,从出土文物看,洪武时期宫廷用瓷釉里红瓷器比青花瓷器还要多,这可能是皇帝钟爱红色瓷器,才会有釉里红瓷器盛极一时。

3

洪武釉里红瓷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灰粗胎釉里红,釉面有开片、缩釉点,色泽不稳定,晕散现象比较常见,底部釉薄处发黄,明显与器身釉色不同,有的大件底部不施釉。底足呈火石红色,应该属于洪武早期釉里红瓷器。

4

永乐宣德时期为明代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这时期的釉里红瓷器釉娇艳欲滴,釉面细润晶莹,绘画非常生动。永乐时期釉里红呈色比较纯正,到了宣德时期由于烧制技术趋于完善,品种开始增多,有宝石红、祭红、霁红、醉红、大红、鸡血红、牛血红等新颜色品种,釉面肥润,大小气泡分布舒朗,宣德时期显著的特征是釉面呈橘子皮状,称为“橘皮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