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65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员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程序)—傅律师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那么如何提起劳动仲裁,本文将详细解答:
方法/步骤
1

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的材料  1、申诉书; 2、身份证明; 3、能够证明与被诉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4、申诉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诉人应当提交。如被诉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交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经营地等情况);如被诉人是劳动者的,应当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2

要确定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或可否直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得以解决。    在申诉之前一定要认清自己与单位之间关系的性质到底是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还是其他的民事关系。

3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期限之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一定要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对于管辖,如果在双方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地的话,则由管辖地的仲裁机关管辖;没有约定按照就近原则受理。

4

确定申诉主体  申请劳动仲裁时申诉主体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申诉人主体,二为被诉人主体。  申诉人主体如果是员工的话,则一定要注意用自己身份证上的名字。当劳动合同上的名字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时,要在申请仲裁前到公安机关开一个证明,证明两个名字是一个人,然后用自己身份证上的名字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会导致仲裁机关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之后即使打赢了官司也无法申请执行的情况。

5

正确确定申诉请求    并不是所有的争议都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的,也不是所有的仲裁请求都要能得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注意事项
1

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责任在于员工。员工要想获得法律的保护,必须先证明此关系的存在。如果员工对此证明不力的话,将可能导致败诉。

2

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应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3

如果单位给你打有工资条时,你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支付该款项。虽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这属于劳动争议,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还是可以直接提起诉讼的,并且如果不过诉讼时效的话,胜诉也不成问题。

推荐信息